车载以太网podl供电设备及车载以太网系统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以太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以太网podl供电设备及车载以太网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很多车载以太网终端设备,例如车载摄像头等可使用podl供电,但现有技术中很多的车载以太网交换机端并没有设计podl供电系统,从而无法为以太网终端设备供电。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车载以太网交换机端或控制端无法供电的情况下,能够为以太网终端设备供电的车载以太网podl供电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车载以太网交换机端或控制端无法供电的情况下,能够为以太网终端设备供电车载以太网podl供电设备及车载以太网系统。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载以太网podl供电设备,包括:第一连接器、一对差分线、第二连接器及供电装置;一对所述差分线均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之间,且一对所述差分线分别通过导线与供电装置的高电平端及供电装置的低电平端连接。
5.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载以太网podl供电设备,所述差分线与所述高电平端之间的导线上,以及所述差分线与所述低电平端的之间导线上均设有隔离电感。
6.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载以太网podl供电设备,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之间还设有用于将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之间直流电隔离的隔离装置。
7.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载以太网podl供电设备,所述隔离装置设置为交流耦合电容,所述交流耦合电容包括分别设置于一对所述差分线上的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
8.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载以太网podl供电设备,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之间还设有共模电感。
9.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载以太网podl供电设备,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之间还设有滤波电路。
10.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载以太网podl供电设备,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及第三电容;
11.其中,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一对所述差分线相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一连接点,所述第三电阻和所述第三电容并联于所述第一连接点与大地之间。
12.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载以太网podl供电设备,所述供电装置设置为直流电源。
1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载以太网系统,包括车载以太网交换机及车载以太网
控制端中的一者、车载以太网终端以及如上任一项所述的车载以太网podl供电设备;
14.其中,所述车载以太网podl供电设备的一端与所述车载以太网交换机或者所述车载以太网控制端连接,另一端和所述车载以太网终端连接。
15.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载以太网系统,所述车载以太网终端设置为摄像头。
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以太网podl供电设备,第一连接器与车载以太网控制端或者车载以太网交换机连接,第二连接器与车载以太网终端连接,在车载以太网控制端或者车载以太网交换机无法为车载以太网终端供电的情况下,可以利用供电装置提供数据线供电podl,完成车载以太网终端的供电。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以太网podl供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车载以太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车载以太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
22.1:第一连接器;
ꢀꢀꢀꢀꢀꢀ
2:差分线;
ꢀꢀꢀꢀꢀꢀꢀꢀꢀꢀ
3:第二连接器;
23.4:供电装置;
ꢀꢀꢀꢀꢀꢀꢀꢀ
5:隔离电感;
ꢀꢀꢀꢀꢀꢀꢀꢀ
6:第一电容;
24.7:第二电容;
ꢀꢀꢀꢀꢀꢀꢀꢀ
8:共模电感;
ꢀꢀꢀꢀꢀꢀꢀꢀ
9:第一电阻;
25.10:第二电阻;
ꢀꢀꢀꢀꢀꢀꢀ
11:第三电阻;
ꢀꢀꢀꢀꢀꢀꢀ
12:第三电容;
26.13:车载以太网终端; 14:车载以太网控制端;
ꢀꢀꢀ
15:车载以太网交换机;
27.16:车载以太网podl供电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下面结合图1-图3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车载以太网podl供电设备16。
30.具体来说,车载以太网podl供电设备16包括:第一连接器1、一对差分线2、第二连接器3及供电装置4。一对差分线2均连接于第一连接器1与第二连接器3之间,且一对差分线2分别通过导线与供电装置4的高电平端及供电装置4的低电平端连接。第一连接器1用于与车载以太网控制端14或者车载以太网交换机15连接,以完成数据通信,同时提供外部电源供电。第二连接器3用于与车载以太网终端13连接,以完成数据通信和对车载以太网终端13
供电。供电装置4设置为直流电源。
31.第一连接器1与车载以太网控制端14或者车载以太网交换机15连接,第二连接器3与车载以太网终端13连接,在车载以太网控制端14或者车载以太网交换机15无法为车载以太网终端13供电的情况下,可以利用供电装置4提供数据线供电podl,完成车载以太网终端13的供电。
32.参考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差分线2与高电平端之间的导线上,以及差分线2与低电平端的之间导线上均设有隔离电感5。通过设置隔离电感5,使得供电装置4在提供直流电源时,隔离电感5起到隔离交流数据信号的作用。
33.参考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1与第二连接器3之间还设有将第一连接器1与第二连接器3之间直流电隔离的隔离装置。进一步地,隔离装置设置为交流耦合电容,交流耦合电容包括分别设置于一对差分线2上的第一电容6和第二电容7。第一电容6和第二电容7为交流耦合电容。如此,可以利用电容的隔直通交原理使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3之间的直流电流隔离。
34.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1与第二连接器3之间还设有共模电感8。共模电感8也称共模扼流圈,即一对差分线2绕在同一铁芯上,匝数和相位都相同,但是绕制方向相反。通过设置共模电感8能够抑制共模信号。
35.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1与第二连接器3之间还设有滤波电路。
36.进一步地,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电阻9、第二电阻10、第三电阻11及第三电容12;
37.其中,第一电阻9的第一端和第二电阻10的第一端分别与一对差分线2相连接,第一电阻9的第二端和第二电阻10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一连接点。第三电阻11和第三电容12并联于第一连接点与大地之间。通过设置滤波电路能够起到对信号进行滤波的作用。
38.参考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车载以太网系统,包括车载以太网交换机15及车载以太网控制端14中的一者、车载以太网终端13以及如上任一项的车载以太网podl供电设备16。车载以太网podl供电设备16的一端与车载以太网交换机15或者车载以太网控制端14连接,另一端和车载以太网终端13连接。如此,在车载以太网交换机15或者车载以太网控制端14无法提供供电的情况下,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以太网podl供电设备16提供数据线供电podl,完成对车载以太网终端13的供电。
39.进一步地,车载以太网终端13可以设置为摄像头。
4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载以太网podl供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器、一对差分线、第二连接器及供电装置;一对所述差分线均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之间,且一对所述差分线分别通过导线与供电装置的高电平端及供电装置的低电平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以太网podl供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线与所述高电平端之间的导线上,以及所述差分线与所述低电平端的之间导线上均设有隔离电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以太网podl供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之间还设有用于将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之间直流电隔离的隔离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以太网podl供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装置设置为交流耦合电容,所述交流耦合电容包括分别设置于一对所述差分线上的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以太网podl供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之间还设有共模电感。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以太网podl供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之间还设有滤波电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以太网podl供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及第三电容;其中,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一对所述差分线相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一连接点,所述第三电阻和所述第三电容并联于所述第一连接点与大地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以太网podl供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装置设置为直流电源。9.一种车载以太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载以太网交换机及车载以太网控制端中的一者、车载以太网终端以及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车载以太网podl供电设备;其中,所述车载以太网podl供电设备的一端与所述车载以太网交换机或者所述车载以太网控制端连接,另一端和所述车载以太网终端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载以太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以太网终端设置为摄像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以太网PoDL供电设备及车载以太网系统,涉及车载以太网技术领域,包括:第一连接器、一对差分线、第二连接器及供电装置;一对差分线均连接于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之间,且一对差分线分别通过导线与供电装置的高电平端及供电装置的低电平端连接。第一连接器与车载以太网控制端或者车载以太网交换机连接,第二连接器与车载以太网终端连接,在车载以太网控制端或者车载以太网交换机无法为车载以太网终端供电的情况下,可以利用供电装置提供数据线供电PoDL,完成车载以太网终端的供电。网终端的供电。网终端的供电。
技术研发人员:熊志新 房亮 谢水新 刘世杰 杜石冬 李媛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国科天迅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8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9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