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危险废物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车辆维修的危险废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车辆是“车”与车的单位“两”的总称,所谓车,是指陆地上用轮子转动的交通工具,所谓辆,来源于古代对车的计量方法,那时的车一般是两个车轮,故车一乘即称一两,后来才写作辆,由此可见,车辆的本义是指本身没有动力的车,用马来牵引叫马车,用人来拉或推叫人力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又有了用蒸汽机来牵引的汽车等等,这时车辆的概念已经悄悄起了变化,成为所有车的统称。
3.在对车辆维修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危险废物,需要对这些危险废物进行及时的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4.现有的用于对车辆维修的危险废物处理装置,在对危险废物的焚烧工作过程中热量容易流失,而且一段时间后,处理装置的内壁会逐渐积累一些灰烬。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车辆维修的危险废物处理装置,具有当打开投递箱门后,通过控制开关开启电动闸门,然后电动闸门垂直上升并进入闸门层内侧,此时焚烧内腔与投递内腔相互连接,然后投递地危险废物经由进料斜板滑动至焚烧内腔,然后通过观察窗看到危险废物的数量达到合理的数量时,通过控制开关关闭电动闸门,然后电动闸门垂直下落并将焚烧内腔与投递内腔相互隔开,然后开启焚烧装置进行焚烧工作,通过电动闸门的设置,可以减少焚烧工作过程中热量流失至投递内腔,进而提高对危险废物焚烧工作的效率,提高也可以提高处理装置使用的安全性,当处理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输送箱的内壁会逐渐积累一些灰烬,这时通过控制开关开启二号电机的运行,二号电机在转动的过程中同步带动转动轴的运行,进而实现同步带动联动杆的转动,从而实现刮刷对输送箱内壁的清理工作的特点。
5.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车辆维修的危险废物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一号电机、二号电机,所述处理箱的前端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处理箱的内侧设置有长方形结构的投递箱门,所述投递箱门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箱门把手,所述处理箱的内侧固定设置有进料斜板,所述处理箱的内侧设置有焚烧内腔,所述处理箱的内侧设置有电动闸门,所述处理箱的上端设置有闸门层,所述闸门层的右端设置有净化箱,所述净化箱的内侧设置有排气a板、排气b板,所述排气a板包括密封a板、透气a板,所述透气a板的内侧设置有圆柱形结构的透气通孔,所述排气b板包括密封b板、透气b板,所述净化箱的上端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末端设置有法兰,所述排气管的右端设置有过滤管,所述过滤管的右端设置有排烟管,所述处理箱的前部内侧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过滤管的内侧设置有过滤网,所述一号电机与二号电机的外圈均设置有保护外壳,所述一号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搅拌杆,所述处理箱的内侧设置有分隔层板,所述分隔层板的内侧设置有支撑卡条,所述分隔层板
的内侧设置有层板槽,所述分隔层板的内侧设置有筛网,所述处理箱的下端设置有输送箱,所述支撑卡条的底端固定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下端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圈固定设置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的末端固定设置有刮刷,所述输送箱的内侧固定设置有支撑底板,所述输送箱的下端设置有收集外箱,所述收集外箱的内侧设置有收集内箱,所述收集外箱的下端固定设置有支撑架,所述处理箱的内侧设置有投递内腔。
6.其中,所述处理箱为长方形结构设置,所述控制开关与一号电机、二号电机、电动闸门均电性连接,所述投递箱门通过合页与处理箱活动连接;当需要对危险废物进行处理时,先通过箱门把手将投递箱门打开,然后将危险废物投入处理箱,然后这些危险废物经由进料斜板滑动至焚烧内腔的里面进行焚烧处理。
7.其中,所述焚烧内腔里面配备有焚烧装置,所述焚烧内腔外圈配置有隔热层,所述观察窗为长方形透明设置;当打开投递箱门后,通过控制开关开启电动闸门,然后电动闸门垂直上升并进入闸门层内侧,此时焚烧内腔与投递内腔相互连接,然后投递地危险废物经由进料斜板滑动至焚烧内腔,然后通过观察窗看到危险废物的数量达到合理的数量时,通过控制开关关闭电动闸门,然后电动闸门垂直下落并将焚烧内腔与投递内腔相互隔开,然后开启焚烧装置进行焚烧工作,通过电动闸门的设置,可以减少焚烧工作过程中热量流失至投递内腔,进而提高对危险废物焚烧工作的效率,提高也可以提高处理装置使用的安全性。
8.其中,所述分隔层板为长方形结构设置,所述支撑卡条为十字型结构设置,所述支撑卡条与分隔层板固定焊接连接,所述层板槽为圆柱形结构的通孔槽,所述筛网为扇形结构设置,所述筛网共设置有四块;当危险废物进入焚烧内腔后,落在筛网上面,然后危险废物在经过焚烧后产出的灰烬经由筛网落入收集内箱,通过分隔层板的设置,用于对支撑卡条与筛网的固定及支撑,通过支撑卡条的设置,用于对轴承座的固定及支撑。
9.其中,所述一号电机共设置有两个,所述搅拌杆的数量与一号电机的数量相同;当通过控制开关开启一号电机的运行后,一号电机运行并同步带动相应的搅拌杆进行转动,搅拌杆在转动的过程中对燃烧中的危险废物进行翻动,进而使危险废物能够与空气进行更好的接触,从而提高对危险废物的焚烧效果。
10.其中,所述净化箱的下端与焚烧内腔的顶端相互连通,所述排气a板与排气b板的尺寸相同,所述透气a板位于密封a板右端的位置,所述透气b板位于密封b板左端的位置;危险废物在焚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经由排气a板与排气b板进入排气管,通过排气a板与排气b板的设置,用于减缓废气进入排气管的速度,进而保障对废气净化的效果。
11.其中,所述过滤管为圆柱形结构设置,所述过滤管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法兰,所述过滤管的直径与排气管、排烟管的直径均相同,所述排气管的前端贯穿净化箱上部的壁体并伸入净化箱内侧10
㎝
的深度;废气经由排气管进入过滤管,然后过滤网对废气进行过滤处理,然后过滤后的废气进入排烟管,进而避免废气中含有的有害物质直接排放到周围的环境中,通过在过滤管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法兰,方便对过滤管进行组装及拆卸,进而方便对过滤网进行清洗或更换。
12.其中,所述联动杆共设置有六根,所述刮刷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刮刷的外侧均与输送箱的内壁相互接触;当处理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输送箱的内壁会逐渐积累一些灰烬,这时通过控制开关开启二号电机的运行,二号电机在转动的过程中同步带动转动轴的
运行,进而实现同步带动联动杆的转动,从而实现刮刷对输送箱内壁的清理工作。
13.其中,所述收集外箱的左侧壁体开设有与收集内箱尺寸相匹配的通孔槽;对危险废物进行焚烧处理产生的灰烬落入收集内箱,当收集内箱里面收集的灰烬到达合适的量时,将收集内箱从收集外箱的内侧抽出,然后进行集中处理。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打开投递箱门后,通过控制开关开启电动闸门,然后电动闸门垂直上升并进入闸门层内侧,此时焚烧内腔与投递内腔相互连接,然后投递地危险废物经由进料斜板滑动至焚烧内腔,然后通过观察窗看到危险废物的数量达到合理的数量时,通过控制开关关闭电动闸门,然后电动闸门垂直下落并将焚烧内腔与投递内腔相互隔开,然后开启焚烧装置进行焚烧工作,通过电动闸门的设置,可以减少焚烧工作过程中热量流失至投递内腔,进而提高对危险废物焚烧工作的效率,提高也可以提高处理装置使用的安全性,当通过控制开关开启一号电机的运行后,一号电机运行并同步带动相应的搅拌杆进行转动,搅拌杆在转动的过程中对燃烧中的危险废物进行翻动,进而使危险废物能够与空气进行更好的接触,从而提高对危险废物的焚烧效果,危险废物在焚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经由排气a板与排气b板进入排气管,通过排气a板与排气b板的设置,用于减缓废气进入排气管的速度,进而保障对废气净化的效果,废气经由排气管进入过滤管,然后过滤网对废气进行过滤处理,然后过滤后的废气进入排烟管,进而避免废气中含有的有害物质直接排放到周围的环境中,通过在过滤管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法兰,方便对过滤管进行组装及拆卸,进而方便对过滤网进行清洗或更换,当处理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输送箱的内壁会逐渐积累一些灰烬,这时通过控制开关开启二号电机的运行,二号电机在转动的过程中同步带动转动轴的运行,进而实现同步带动联动杆的转动,从而实现刮刷对输送箱内壁的清理工作。
15.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输送箱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分隔层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过滤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排气b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排气a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处理箱;2、控制开关;3、投递箱门;4、箱门把手;5、进料斜板;6、焚烧内腔;7、电动闸门;8、闸门层;9、净化箱;10、排气a板;11、密封a板;12、透气a板;13、透气通孔;14、排气b板;15、密封b板;16、透气b板;17、排气管;18、过滤管;19、法兰;20、观察窗;21、支撑架;22、过滤网;23、排烟管;24、一号电机;25、保护外壳;26、搅拌杆;27、分隔层板;28、支撑卡条;29、层板槽;30、筛网;31、输送箱;32、轴承座;33、转动轴;34、联动杆;35、刮刷;36、二号电机;37、收集内箱;38、支撑底板;39、收集外箱;40、投递内腔。
具体实施方式
24.请参阅图1-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车辆维修的危险废物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1、一号电机24、二号电机36,所述处理箱1的前端设置有控制开关2,所述处理箱1的内侧设置有长方形结构的投递箱门3,所述投递箱门3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箱门把手4,所述处理箱1的内侧固定设置有进料斜板5,所述处理箱1的内侧设置有焚烧内腔6,所述处理箱1的内侧设置有电动闸门7,所述处理箱1的上端设置有闸门层8,所述闸门层8的右端设置有净化箱9,所述净化箱9的内侧设置有排气a板10、排气b板14,所述排气a板10包括密封a板11、透气a板12,所述透气a板12的内侧设置有圆柱形结构的透气通孔13,所述排气b板14包括密封b板15、透气b板16,所述净化箱9的上端设置有排气管17,所述排气管17的末端设置有法兰19,所述排气管17的右端设置有过滤管18,所述过滤管18的右端设置有排烟管23,所述处理箱1的前部内侧设置有观察窗20,所述过滤管18的内侧设置有过滤网22,所述一号电机24与二号电机36的外圈均设置有保护外壳25,所述一号电机24的输出端设置有搅拌杆26,所述处理箱1的内侧设置有分隔层板27,所述分隔层板27的内侧设置有支撑卡条28,所述分隔层板27的内侧设置有层板槽29,所述分隔层板27的内侧设置有筛网30,所述处理箱1的下端设置有输送箱31,所述支撑卡条28的底端固定设置有轴承座32,所述轴承座32的下端设置有转动轴33,所述转动轴33的外圈固定设置有联动杆34,所述联动杆34的末端固定设置有刮刷35,所述输送箱31的内侧固定设置有支撑底板38,所述输送箱31的下端设置有收集外箱39,所述收集外箱39的内侧设置有收集内箱37,所述收集外箱39的下端固定设置有支撑架21,所述处理箱1的内侧设置有投递内腔40。
25.本实施方案中:所述处理箱1为长方形结构设置,所述控制开关2与一号电机24、二号电机36、电动闸门7均电性连接,所述投递箱门3通过合页与处理箱1活动连接;当需要对危险废物进行处理时,先通过箱门把手4将投递箱门3打开,然后将危险废物投入处理箱1,然后这些危险废物经由进料斜板5滑动至焚烧内腔6的里面进行焚烧处理。
26.所述焚烧内腔6里面配备有焚烧装置,所述焚烧内腔6外圈配置有隔热层,所述观察窗20为长方形透明设置;当打开投递箱门3后,通过控制开关2开启电动闸门7,然后电动闸门7垂直上升并进入闸门层8内侧,此时焚烧内腔6与投递内腔40相互连接,然后投递地危险废物经由进料斜板5滑动至焚烧内腔6,然后通过观察窗20看到危险废物的数量达到合理的数量时,通过控制开关2关闭电动闸门7,然后电动闸门7垂直下落并将焚烧内腔6与投递内腔40相互隔开,然后开启焚烧装置进行焚烧工作,通过电动闸门7的设置,可以减少焚烧工作过程中热量流失至投递内腔40,进而提高对危险废物焚烧工作的效率,提高也可以提高处理装置使用的安全性。
27.所述分隔层板27为长方形结构设置,所述支撑卡条28为十字型结构设置,所述支撑卡条28与分隔层板27固定焊接连接,所述层板槽29为圆柱形结构的通孔槽,所述筛网30为扇形结构设置,所述筛网30共设置有四块;当危险废物进入焚烧内腔6后,落在筛网30上面,然后危险废物在经过焚烧后产出的灰烬经由筛网30落入收集内箱37,通过分隔层板27的设置,用于对支撑卡条28与筛网30的固定及支撑,通过支撑卡条28的设置,用于对轴承座32的固定及支撑。
28.所述一号电机24共设置有两个,所述搅拌杆26的数量与一号电机24的数量相同;当通过控制开关2开启一号电机24的运行后,一号电机24运行并同步带动相应的搅拌杆26
进行转动,搅拌杆26在转动的过程中对燃烧中的危险废物进行翻动,进而使危险废物能够与空气进行更好的接触,从而提高对危险废物的焚烧效果。
29.所述净化箱9的下端与焚烧内腔6的顶端相互连通,所述排气a板10与排气b板14的尺寸相同,所述透气a板12位于密封a板11右端的位置,所述透气b板16位于密封b板15左端的位置;危险废物在焚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经由排气a板10与排气b板14进入排气管17,通过排气a板10与排气b板14的设置,用于减缓废气进入排气管17的速度,进而保障对废气净化的效果。
30.所述过滤管18为圆柱形结构设置,所述过滤管18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法兰19,所述过滤管18的直径与排气管17、排烟管23的直径均相同,所述排气管17的前端贯穿净化箱9上部的壁体并伸入净化箱9内侧10
㎝
的深度;废气经由排气管17进入过滤管18,然后过滤网22对废气进行过滤处理,然后过滤后的废气进入排烟管23,进而避免废气中含有的有害物质直接排放到周围的环境中,通过在过滤管18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法兰19,方便对过滤管18进行组装及拆卸,进而方便对过滤网22进行清洗或更换。
31.所述联动杆34共设置有六根,所述刮刷35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刮刷35的外侧均与输送箱31的内壁相互接触;当处理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输送箱31的内壁会逐渐积累一些灰烬,这时通过控制开关2开启二号电机36的运行,二号电机36在转动的过程中同步带动转动轴33的运行,进而实现同步带动联动杆34的转动,从而实现刮刷35对输送箱31内壁的清理工作。
32.所述收集外箱39的左侧壁体开设有与收集内箱37尺寸相匹配的通孔槽;对危险废物进行焚烧处理产生的灰烬落入收集内箱37,当收集内箱37里面收集的灰烬到达合适的量时,将收集内箱37从收集外箱39的内侧抽出,然后进行集中处理。
3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当需要对危险废物进行处理时,先通过箱门把手4将投递箱门3打开,然后通过控制开关2开启电动闸门7,然后电动闸门7垂直上升并进入闸门层8内侧,此时焚烧内腔6与投递内腔40相互连接,然后投递地危险废物经由进料斜板5滑动至焚烧内腔6,然后通过观察窗20看到危险废物的数量达到合理的数量时,通过控制开关2关闭电动闸门7,然后电动闸门7垂直下落并将焚烧内腔6与投递内腔40相互隔开,然后开启焚烧装置进行焚烧工作,通过电动闸门7的设置,可以减少焚烧工作过程中热量流失至投递内腔40,当危险废物进入焚烧内腔6后,落在筛网30上面,然后危险废物在经过焚烧后产出的灰烬经由筛网30落入收集内箱37,通过分隔层板27的设置,用于对支撑卡条28与筛网30的固定及支撑,通过支撑卡条28的设置,用于对轴承座32的固定及支撑,当通过控制开关2开启一号电机24的运行后,一号电机24运行并同步带动相应的搅拌杆26进行转动,搅拌杆26在转动的过程中对燃烧中的危险废物进行翻动,危险废物在焚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经由排气a板10与排气b板14进入排气管17,通过排气a板10与排气b板14的设置,用于减缓废气进入排气管17的速度,废气经由排气管17进入过滤管18,然后过滤网22对废气进行过滤处理,然后过滤后的废气进入排烟管23,通过在过滤管18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法兰19,方便对过滤管18进行组装及拆卸,进而方便对过滤网22进行清洗或更换,对危险废物进行焚烧处理产生的灰烬落入收集内箱37,当收集内箱37里面收集的灰烬到达合适的量时,将收集内箱37从收集外箱39的内侧抽出,然后进行集中处理,当处理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输送箱31的内壁会逐渐积累一些灰烬,这时通过控制开关2开启二号电机36的运行,
二号电机36在转动的过程中同步带动转动轴33的运行,进而实现同步带动联动杆34的转动,从而实现刮刷35对输送箱31内壁的清理工作。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车辆维修的危险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箱、一号电机、二号电机,所述处理箱的前端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处理箱的内侧设置有长方形结构的投递箱门,所述投递箱门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箱门把手,所述处理箱的内侧固定设置有进料斜板,所述处理箱的内侧设置有焚烧内腔,所述处理箱的内侧设置有电动闸门,所述处理箱的上端设置有闸门层,所述闸门层的右端设置有净化箱,所述净化箱的内侧设置有排气a板、排气b板,所述排气a板包括密封a板、透气a板,所述透气a板的内侧设置有圆柱形结构的透气通孔,所述排气b板包括密封b板、透气b板,所述净化箱的上端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末端设置有法兰,所述排气管的右端设置有过滤管,所述过滤管的右端设置有排烟管,所述处理箱的前部内侧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过滤管的内侧设置有过滤网,所述一号电机与二号电机的外圈均设置有保护外壳,所述一号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搅拌杆,所述处理箱的内侧设置有分隔层板,所述分隔层板的内侧设置有支撑卡条,所述分隔层板的内侧设置有层板槽,所述分隔层板的内侧设置有筛网,所述处理箱的下端设置有输送箱,所述支撑卡条的底端固定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下端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圈固定设置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的末端固定设置有刮刷,所述输送箱的内侧固定设置有支撑底板,所述输送箱的下端设置有收集外箱,所述收集外箱的内侧设置有收集内箱,所述收集外箱的下端固定设置有支撑架,所述处理箱的内侧设置有投递内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辆维修的危险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为长方形结构设置,所述控制开关与一号电机、二号电机、电动闸门均电性连接,所述投递箱门通过合页与处理箱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辆维修的危险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烧内腔里面配备有焚烧装置,所述焚烧内腔外圈配置有隔热层,所述观察窗为长方形透明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辆维修的危险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层板为长方形结构设置,所述支撑卡条为十字型结构设置,所述支撑卡条与分隔层板固定焊接连接,所述层板槽为圆柱形结构的通孔槽,所述筛网为扇形结构设置,所述筛网共设置有四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辆维修的危险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电机共设置有两个,所述搅拌杆的数量与一号电机的数量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辆维修的危险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箱的下端与焚烧内腔的顶端相互连通,所述排气a板与排气b板的尺寸相同,所述透气a板位于密封a板右端的位置,所述透气b板位于密封b板左端的位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辆维修的危险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管为圆柱形结构设置,所述过滤管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法兰,所述过滤管的直径与排气管、排烟管的直径均相同,所述排气管的前端贯穿净化箱上部的壁体并伸入净化箱内侧10
㎝
的深度。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辆维修的危险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杆共设置有六根,所述刮刷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刮刷的外侧均与输送箱的内壁相互接触。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辆维修的危险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
集外箱的左侧壁体开设有与收集内箱尺寸相匹配的通孔槽。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危险废物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基于车辆维修的危险废物处理装置领域,包括处理箱、一号电机、二号电机,所述处理箱的内侧设置有焚烧内腔,所述处理箱的内侧设置有电动闸门,所述处理箱的上端设置有闸门层,所述闸门层的右端设置有净化箱,所述排气管的右端设置有过滤管,所述过滤管的右端设置有排烟管,所述处理箱的前部内侧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过滤管的内侧设置有过滤网,所述分隔层板的内侧设置有筛网,当通过控制开关开启一号电机的运行后,一号电机运行并同步带动相应的搅拌杆进行转动,搅拌杆在转动的过程中对燃烧中的危险废物进行翻动,进而使危险废物能够与空气进行更好的接触,从而提高对危险废物的焚烧效果。焚烧效果。焚烧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任志涛 赖伟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中检源检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5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9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