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体育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运动训练用蹦床。
背景技术:
2.目前,初级运动员训练越杠、翻杠是在海绵坑单杠上完成。老的产品上杠、下杠繁琐,体能消耗大,运动连续时间长,而且教练员做保护困难。
3.授权公告号为cn208355990u的文件公开了一种蹦床低独杠,包括杠面组合和底座,底座设有两组并分别用于固定杠面组合两端端部,其中所述杠面组合包括杠面和位于杠面两端的杠头,杠面为管体结构,杠头内侧为管体结构,杠头外侧设有扁平状结构的卡头,杠面两端插入至杠头内侧的管口内设置;所述底座包括连接板、立柱管和u型座,连接板水平分布且连接板中部上侧设有与其垂直分布的所述立柱管,立柱管顶端设有所述u型座,u型座底部具有一插入至立柱管管口内设置的插座,u型座上部设有一用于容纳所述杠头的装配口。该装置可以与与蹦床配合使用,在空中没有借力点的情况下运用腹肌、臂力在空中做跃杠的协调动作,用于技巧及正确姿势的熟练运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运动员长期训练,杠面与u型座之间的磨损强,需要频繁更换,不然会导致连接强度降低,杠面打滑,运动员训练安全隐患大大增加。上述装置中u型座直接与蹦床底架固定连接,拆卸困难不方便更换,而且在正常使用中也无法根据不同运动员的训练计划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运动训练用蹦床,通过设置连接件、固定调节单元的方式,实现了安装在蹦床上的独杆高度可调的目的,满足不同运动员的训练需求,而且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连接强度大,定期维护更换方便的优点。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运动训练用蹦床,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蹦床网面、设置在所述底座两端的防护垫层、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独杠,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独杠两端并用于安装所述独杠的两个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两端并分别用于安装两个所述连接件的两个固定调节单元。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连接件包括设置在固定调节单元上的固定柱、设置在所述固定柱上端并与所述独杆端部卡合的u型槽。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固定调节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与所述底座卡合的u型板、设置在所述u型板上的固定块、设置在所述固定块上并用于插入所述固定柱的固定槽。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固定调节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柱远离所述u型槽一端上的连接螺纹孔、设置在所述固定块上并呈竖直分布的第一固定螺纹孔、第二固定螺纹孔、以及通过插入所述连接螺纹孔和第一固定螺纹孔/第二固定螺纹孔内的方式用于将所述固定柱固定在所述固定槽内的固定螺柱。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固定调节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块上端的侧板、设置在所述侧板上并呈竖直分布的第三固定螺纹孔、第四固定螺纹孔、设置在所述固定柱侧端上的螺纹圆槽、以及通过插入所述螺纹圆槽和第三固定螺纹孔/第四固定螺纹孔内的方式用于固定所述固定柱的第二固定螺柱。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固定调节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螺柱上的第五固定螺纹孔、设置在所述固定块侧端上的固定座、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的固定圆槽、以及插入所述第五固定螺纹孔并螺接于所述固定圆槽上的第三固定螺柱。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固定调节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u型板内侧壁上的夹紧条。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防护垫层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固定柱的保护槽。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三固定螺纹孔和第四固定螺纹孔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一固定螺纹孔和第二固定螺纹孔之间的距离相等。
1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安装在蹦床上的独杆高度可调,满足不同运动员的训练需求,并且调节单元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连接强度大,满足日常训练的强度需求,也便于定期维护更换,避免训练安全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17.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8.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9.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件及固定调节单元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20.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连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1.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连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2.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连接件及固定调节单元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3.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固定调节单元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4.附图说明:底座10、蹦床网面11、防护垫层12、保护槽121、独杠13、卡头13a、柱体13b、连接孔131、连接件1、固定柱101、u型槽102、第二连接孔103、固定调节单元2、u型板201、固定块202、固定槽203、连接螺纹孔204、第一固定螺纹孔205、第二固定螺纹孔206、固定螺柱207、侧板208、第三固定螺纹孔209、第四固定螺纹孔210、螺纹圆槽211、第二固定螺柱212、第五固定螺纹孔213、固定座214、固定圆槽215、第三固定螺柱216、夹紧条217。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
25.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运动训练用蹦床,如附图1、2所示,包括底座10、设置在底座10上的蹦床网面11、设置在所述底座10两端的防护垫层12、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10上的独杠13,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独杠13两端并用于安装所述独杠13的两个连接件1、设置在所述底座10两端并分别用于安装两个所述连接件1的两个固定调节单元2。
26.在本实施例中,如附图3、4所示,所述连接件1包括设置在固定调节单元2上的固定柱101、设置在所述固定柱101上端并与所述独杆13端部卡合的u型槽102。所述固定调节单元2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10上并与所述底座10卡合的u型板201、设置在所述u型板201上的固定块202、设置在所述固定块202上并用于插入所述固定柱101的固定槽203。所述独杠13包括柱体13b以及设置在柱体13b两端的卡头13a,柱体13b为管体结构,外部设置有防滑层(图中未标出),卡头13a为扁平状结构,两者固定连接为一个整体,所述卡头13a与所述u型槽102卡合连接。所述防护垫层12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固定柱101的保护槽121。所述保护槽121的槽口高度低于所述u型槽102的槽底面高度,避免对所述独杆13的安装产生干扰。
27.在现有技术中,直接将所述固定柱101固定在所述底座10上,而固定柱101由于在所述独杆13的较强作用力下,u型槽102与卡头13a产生较大磨损,而现有技术在磨损发生后只能拆下更换所述独杆13,而固定柱101则继续使用,长时间下固定柱101的u型槽102处磨损严重,无法完全固定所述独杆13,独杆13在运动员训练时易发生转动导致运动员打滑,产生安全隐患。本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优势在于:在所述固定柱101和所述底座10之间额外增设了用于连接的固定调节单元2,实现了所述固定柱101与所述独杆13间、所述固定柱101与所述底座10间的连接均可拆除,保证所述固定柱101和所述独杆13在长时间训练使用后能及时更替,保证器材的连接强度,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28.在本实施例中,如附图3、5、6所示,所述固定调节单元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柱101远离所述u型槽102一端上的连接螺纹孔204、设置在所述固定块202上并呈竖直分布的第一固定螺纹孔205、第二固定螺纹孔206、以及通过插入所述连接螺纹孔204和第一固定螺纹孔205/第二固定螺纹孔206内的方式用于将所述固定柱101固定在所述固定槽203内的固定螺柱207。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螺纹孔204、第一固定螺纹孔205、第二固定螺纹孔206、固定螺柱207的结构设计,其目的在于,使得所述固定柱101在所述固定槽203内的高度可调,这样的好处在于所述独杆13可通过所述固定柱101进行高度调节,并且调节方式简单,可满足不同运动员的训练需求。在本实施例中,具有三个调节档位,分别为所述固定槽203槽底、第一固定螺纹孔205处、第二固定螺纹孔206处,通过所述固定螺柱207调节固定。
29.在本实施例中,如附图4、6所示,所述固定调节单元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块202上端的侧板208、设置在所述侧板208上并呈竖直分布的第三固定螺纹孔209、第四固定螺纹孔210、设置在所述固定柱101侧端上的螺纹圆槽211、以及通过插入所述螺纹圆槽211和第三固定螺纹孔209/第四固定螺纹孔210内的方式用于固定所述固定柱101的第二固定螺柱212。本实施例设置上述结构的目的是在所述固定柱101异于所述连接螺纹孔204的平面上对所述固定柱101进行加固,提高结构的强度,符合运动员的训练需求。其中,所述侧板208的高度小于所述固定柱101的高度,避免侧板凸出于所述固定柱101表面,对训练造成干扰;所述第三固定螺纹孔209和第四固定螺纹孔210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一固定螺纹孔205和第二固定螺纹孔206之间的距离相等,保证两个方向的调节高度相同,所述固定柱101不会发生倾斜。
30.在本实施例中,如附图4、6、7所示,所述固定调节单元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螺柱212上的第五固定螺纹孔213、设置在所述固定块202侧端上的固定座214、设置在所述固定座214上的固定圆槽215、以及插入所述第五固定螺纹孔213并螺接于所述固定圆槽215上的第三固定螺柱216、设置在所述u型板201内侧壁上的夹紧条217。上述结构的设置是
为了保证所述第二固定螺柱212远离所述固定柱101一侧的固定强度,所述夹紧条217则是加强所述u型板201与所述底座10的连接强度。
31.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运动训练用蹦床,包括底座(10)、设置在底座(10)上的蹦床网面(11)、设置在所述底座(10)两端的防护垫层(12)、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10)上的独杠(1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独杠(13)两端并用于安装所述独杠(13)的两个连接件(1)、设置在所述底座(10)两端并分别用于安装两个所述连接件(1)的两个固定调节单元(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动训练用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包括设置在固定调节单元(2)上的固定柱(101)、设置在所述固定柱(101)上端并与所述独杠(13)端部卡合的u型槽(10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运动训练用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调节单元(2)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10)上并与所述底座(10)卡合的u型板(201)、设置在所述u型板(201)上的固定块(202)、设置在所述固定块(202)上并用于插入所述固定柱(101)的固定槽(20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运动训练用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调节单元(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柱(101)远离所述u型槽(102)一端上的连接螺纹孔(204)、设置在所述固定块(202)上并呈竖直分布的第一固定螺纹孔(205)、第二固定螺纹孔(206)、以及通过插入所述连接螺纹孔(204)和第一固定螺纹孔(205)/第二固定螺纹孔(206)内的方式用于将所述固定柱(101)固定在所述固定槽(203)内的固定螺柱(207)。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运动训练用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调节单元(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块(202)上端的侧板(208)、设置在所述侧板(208)上并呈竖直分布的第三固定螺纹孔(209)、第四固定螺纹孔(210)、设置在所述固定柱(101)侧端上的螺纹圆槽(211)、以及通过插入所述螺纹圆槽(211)和第三固定螺纹孔(209)/第四固定螺纹孔(210)内的方式用于固定所述固定柱(101)的第二固定螺柱(21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运动训练用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调节单元(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螺柱(212)上的第五固定螺纹孔(213)、设置在所述固定块(202)侧端上的固定座(214)、设置在所述固定座(214)上的固定圆槽(215)、以及插入所述第五固定螺纹孔(213)并螺接于所述固定圆槽(215)上的第三固定螺柱(216)。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运动训练用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调节单元(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u型板(201)内侧壁上的夹紧条(217)。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运动训练用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垫层(12)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固定柱(101)的保护槽(121)。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运动训练用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固定螺纹孔(209)和第四固定螺纹孔(210)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一固定螺纹孔(205)和第二固定螺纹孔(206)之间的距离相等。
技术总结
一种运动训练用蹦床,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蹦床网面、设置在所述底座两端的防护垫层、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独杠,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独杠两端并用于安装所述的两个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两端并分别用于安装两个所述连接件的两个固定调节单元。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件、固定调节单元的方式,实现了安装在蹦床上的独杆高度可调的目的,满足不同运动员的训练需求,而且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连接强度大,定期维护更换方便的优点。定期维护更换方便的优点。定期维护更换方便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毛颖 黄拥军 孔云琪 曹云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金耐斯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5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9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