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模块串联老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08-18  103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老化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是一种电源模块串联老化系统。


    背景技术:

    2.电源老化是指仿真出一种高温、高/低压突变、负载性质多样化等恶劣条件下的测试环境对高性能电子产品进行长时间老化,以提高产品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的生产工艺流程。老化测试是电源产品出厂前必须进行的检验。通过老化测试,可以加速检验开关电源在客户终端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目前,电源产品老化实验一般是由许多需要老化的产品集中在一起通过集中供电(交流或直流),同时使其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以保护恒定的高温,并通过能量回收系统将被老化的电源消耗的功率回收,这种装备被称为老化房,因为它是在一个封闭的像房子一样的空间内,大量被老化的电源产品分别放置在一格一格的隔板上进行老化。
    3.中国专利cn205333832u公开了一种电源模块串联老化电路,通过将多个电源输出模块串联,再连接单向导通件,既让通过每个电源模块的电流相等,又可以防止电源模块受到反向电压加到模块造成模块的损坏,在电源模块的两端加上合适的负载即实现通过一颗电子负载完成多个电源模块老化。
    4.但是该方案在使用中电源模块电路端串联过多的,电源模块电路端压力较大,为了稳定使用需要反复调试,常规通过连接线直接将输入电压电路和电源模块电路进行连接,调试时调试端易出现异常。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电源模块串联老化电路中,电源模块电路端串联过多的,电源模块电路端压力较大,为了稳定使用需要反复调试,常规通过连接线直接将输入电压电路和电源模块电路进行连接,调试时调试端易出现异常的问题,提供一种电源模块串联老化系统。
    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源模块串联老化系统包括输入电压电路和电源模块电路,电源模块电路包括两个以上电源模块、第一连接线、个数与电源模块相等的单向导通件和负载电阻,两个以上电源模块通过第一连接线串联,个数与电源模块相等的单向导通件设于第一连接线上,且位于每个电源模块电流输入端,负载电阻设于第一连接线上,且与电源模块并联,输入电压电路包括第二连接线和输入电压组,第二连接线与输入电压组连接,其中第一连接线通过连接器与第二连接线连通,连接器内设置有连接腔,连接腔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固定插座,连接腔内设置有导电体,导电体中部与从连接器顶部穿出的活动杆连接,第一连接线端部与其中一个固定插座连接,第二连接线端部与另一个固定插座连接,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能与导电体连通。
    7.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在输入电压电路和电源模块电路连接处设置连接器,
    通过连接器进行连接,较之直接通过线缆进行连接,其稳定性更高。
    8.同时,在连接座内设置连接腔,其中设置导电体,且导电体与活动杆连接,活动杆能够带动导电体上下移动,从而实现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与导电体的快速连通和分离,在进行调试时,能够较为快捷的完成电路连通和断路。
    9.再则,导电体的抗击穿远高于普通连接线,其可以为条状金属块。从而可以有效避免在调试时,调试端频繁开路和断路产生的异常。
    10.解决了现有电源模块串联老化电路中,电源模块电路端串联过多的,电源模块电路端压力较大,为了稳定使用需要反复调试,常规通过连接线直接将输入电压电路和电源模块电路进行连接,调试时调试端易出现异常的问题。
    11.进一步的,固定插座上设置有电连接片,固定插座顶部与连接腔顶部齐平,电连接片位于连接腔顶部,并与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连通,当导电体移动至连接腔顶部时,导电体与电连接片连通。
    12.进一步的,连接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插槽,且插槽与连接腔连通,固定插座位于插槽与连接腔连通处。
    13.可选的,连接器左右两侧还设置有活动轴,活动轴下方连接有活动片,活动片覆盖在插槽开口上。
    14.可选的,活动片上开设有穿线槽,穿线槽上部为弧形结构。
    15.可选的,第一连接线与第二连接线端部均设置有插头,插头插于固定插座上,且插头为五针插头。
    16.进一步的,输入电压组包括低电压模块、额定电压模块和高电压模块,低电压模块、额定电压模块和高电压模块通过第二连接线并联,低电压模块与第一开关串联,额定电压模块与第二开关串联,高电压模块与第三开关串联。
    17.可选的,连接腔内涂覆有吸波带。
    18.进一步的,活动杆端部设置有提手,活动杆与连接器连接处设置有紧固机构。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以下之一;
    20.1、通过在输入电压电路和电源模块电路连接处设置连接器,通过连接器进行连接,较之直接通过线缆进行连接,其稳定性更高。
    21.2、在连接座内设置连接腔,其中设置导电体,且导电体与活动杆连接,活动杆能够带动导电体上下移动,从而实现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与导电体的快速连通和分离,在进行调试时,能够较为快捷的完成电路连通和断路。
    22.3、导电体的抗击穿远高于普通连接线,其可以为条状金属块。从而可以有效避免在调试时,调试端频繁开路和断路产生的异常。
    23.4、解决了现有电源模块串联老化电路中,电源模块电路端串联过多的,电源模块电路端压力较大,为了稳定使用需要反复调试,常规通过连接线直接将输入电压电路和电源模块电路进行连接,调试时调试端易出现异常的问题。
    附图说明
    24.图1为电源模块串联老化系统电路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一种连接器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另一种连接器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连接器侧面结构示意图;
    28.图中标记为:1为电源模块、2为单向导通件、3为负载电阻、4为连接器、5为第一连接线、6为第二连接线、7为低电压模块、8为额定电压模块、9为高电压模块、10为第一开关、11为第二开关、12为第三开关、13为活动轴、14为活动片、15为插头、16为固定插座、17为导电体、18为连接腔、19为吸波带、20为插槽、22为穿线槽、23为电连接片、24为提手、25为活动杆、26为紧固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能够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
    30.实施例1
    31.如图1至3所示,电源模块串联老化系统包括输入电压电路和电源模块电路,电源模块电路包括两个以上电源模块1、第一连接线5、个数与电源模块1相等的单向导通件2和负载电阻3,两个以上电源模块1通过第一连接线5串联,个数与电源模块1相等的单向导通件2设于第一连接线5上,且位于每个电源模块1电流输入端,负载电阻3设于第一连接线5上,且与电源模块1并联,输入电压电路包括第二连接线6和输入电压组,第二连接线6与输入电压组连接,其中第一连接线5通过连接器4与第二连接线6连通,连接器4内设置有连接腔18,连接腔18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固定插座16,连接腔18内设置有导电体17,导电体17中部与从连接器4顶部穿出的活动杆25连接,第一连接线5端部与其中一个固定插座16连接,第二连接线6端部与另一个固定插座16连接,第一连接线5和第二连接线6能与导电体17连通。
    32.使用中,通过在输入电压电路和电源模块电路连接处设置连接器,通过连接器进行连接,较之直接通过线缆进行连接,其稳定性更高。在连接座内设置连接腔,其中设置导电体,且导电体与活动杆连接,活动杆能够带动导电体上下移动,从而实现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与导电体的快速连通和分离,在进行调试时,能够较为快捷的完成电路连通和断路。导电体的抗击穿远高于普通连接线,其可以为条状金属块。从而可以有效避免在调试时,调试端频繁开路和断路产生的异常。解决了现有电源模块串联老化电路中,电源模块电路端串联过多的,电源模块电路端压力较大,为了稳定使用需要反复调试,常规通过连接线直接将输入电压电路和电源模块电路进行连接,调试时调试端易出现异常的问题。
    33.实施例2
    34.基于实施例1,固定插座16上设置有电连接片23,固定插座16顶部与连接腔18顶部齐平,电连接片23位于连接腔18顶部,并与第一连接线5和第二连接线6连通,当导电体17移动至连接腔18顶部时,导电体17与电连接片23连通。
    35.使用中,通过在固定插座上设置电连接片,使得活动杆带动导电体移动至连接腔顶部时与之连通,实现输入电压电路和电源模块电路的连接,此实施例仅提供一种使得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与导电体连通的方案,在实际使用中,使用者可以将电连接片设置在底部或者其他位置。
    36.实施例3
    37.基于实施例2,连接器4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插槽20,且插槽20与连接腔18连通,固定插座16位于插槽20与连接腔18连通处。
    38.使用中,在连接器两侧设置插槽,通过将固定插座设于插槽内,使得固定插座内置于插槽中,能够对固定插座起到一定保护的作用,降低使用中意外损伤。
    39.实施例4
    40.基于实施例3,如图4所示,连接器4左右两侧还设置有活动轴13,活动轴13下方连接有活动片14,活动片14覆盖在插槽20开口上。
    41.使用中,在插槽开口上设置活动轴和活动片,活动片能在外力的作用下沿着活动轴翻转,从而是插槽开口暴露出来,使用者将连接线插入插槽内,不需要使用时,将连接线拔出,活动片再次覆盖在插槽开口处,从而实现对插槽进行保护。
    42.实施例5
    43.基于实施例4,活动片14上开设有穿线槽22,穿线槽22上部为弧形结构。
    44.实施例6
    45.基于实施例1,第一连接线5与第二连接线6端部均设置有插头15,插头15插于固定插座16上,且插头15为五针插头。
    46.实施例7
    47.基于实施例1,输入电压组包括低电压模块7、额定电压模块8和高电压模块9,低电压模块7、额定电压模块8和高电压模块9通过第二连接线6并联,低电压模块7与第一开关10串联,额定电压模块8与第二开关11串联,高电压模块9与第三开关12串联。
    48.使用中,通过并联低电压模块、额定电压模块和高电压模块,在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的控制下,能够实现多种不同电压的供电,从而模拟出不同电压下电压模块老化情况。
    49.实施例8
    50.基于实施例1,连接腔18内涂覆有吸波带19。
    51.使用中,涂覆的吸波带能够对产生的干扰谐波进行吸附屏蔽,吸波带为层级结构的镀镍吸波带、层级结构的镀金吸波带、层级结构的镀炭吸波带和层级结构的铝箔纤维吸波带中的一种。
    52.实施例9
    53.基于实施例1,活动杆25端部设置有提手24,活动杆25与连接器4连接处设置有紧固机构26。
    54.使用中,设置提手能够便于控制活动杆上下移动,在活动杆与连接器连接处设置紧固机构,使得活动杆达到合适位置后,能够通过紧固机构使得活动杆位置固定,紧固机构可以选择现有螺纹式紧固机构,通过螺纹旋紧使得活动杆无法向下滑动。

    技术特征:
    1.电源模块串联老化系统,包括输入电压电路和电源模块电路,所述电源模块电路包括两个以上电源模块(1)、第一连接线(5)、个数与电源模块(1)相等的单向导通件(2)和负载电阻(3),两个以上所述电源模块(1)通过第一连接线(5)串联,个数与电源模块(1)相等的所述单向导通件(2)设于第一连接线(5)上,且位于每个电源模块(1)电流输入端,所述负载电阻(3)设于第一连接线(5)上,且与电源模块(1)并联,所述输入电压电路包括第二连接线(6)和输入电压组,所述第二连接线(6)与输入电压组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线(5)通过连接器(4)与第二连接线(6)连通,所述连接器(4)内设置有连接腔(18),连接腔(18)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固定插座(16),连接腔(18)内设置有导电体(17),所述导电体(17)中部与从连接器(4)顶部穿出的活动杆(25)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线(5)端部与其中一个固定插座(16)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线(6)端部与另一个固定插座(16)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线(5)和第二连接线(6)能与导电体(17)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模块串联老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插座(16)上设置有电连接片(23),固定插座(16)顶部与连接腔(18)顶部齐平,所述电连接片(23)位于连接腔(18)顶部,并与第一连接线(5)和第二连接线(6)连通,当导电体(17)移动至连接腔(18)顶部时,导电体(17)与电连接片(23)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模块串联老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4)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插槽(20),且插槽(20)与连接腔(18)连通,所述固定插座(16)位于插槽(20)与连接腔(18)连通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模块串联老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4)左右两侧还设置有活动轴(13),所述活动轴(13)下方连接有活动片(14),所述活动片(14)覆盖在插槽(20)开口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模块串联老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片(14)上开设有穿线槽(22),所述穿线槽(22)上部为弧形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模块串联老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线(5)与第二连接线(6)端部均设置有插头(15),所述插头(15)插于固定插座(16)上,且插头(15)为五针插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模块串联老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电压组包括低电压模块(7)、额定电压模块(8)和高电压模块(9),所述低电压模块(7)、额定电压模块(8)和高电压模块(9)通过第二连接线(6)并联,低电压模块(7)与第一开关(10)串联,额定电压模块(8)与第二开关(11)串联,高电压模块(9)与第三开关(12)串联。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模块串联老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腔(18)内涂覆有吸波带(19)。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模块串联老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25)端部设置有提手(24),活动杆(25)与连接器(4)连接处设置有紧固机构(2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老化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是一种电源模块串联老化系统包括输入电压电路和电源模块电路,其中第一连接线通过连接器与第二连接线连通,连接器内设置有连接腔,连接腔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固定插座,连接腔内设置有导电体,导电体中部与从连接器顶部穿出的活动杆连接,第一连接线端部与其中一个固定插座连接,第二连接线端部与另一个固定插座连接,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能与导电体连通。解决了现有电源模块串联老化电路中,电源模块电路端串联过多的,电源模块电路端压力较大,为了稳定使用需要反复调试,常规通过连接线直接将输入电压电路和电源模块电路进行连接,调试时调试端易出现异常的问题。调试时调试端易出现异常的问题。调试时调试端易出现异常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杜金楷 王凯强 徐潇 边纪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航建设集团成套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6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922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