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LED背光源模组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08-18  93


    一种新型led背光源模组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led背光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led背光源模组。


    背景技术:

    2.背光模组由ccfl(冷阴极荧光灯管)过渡到led背光模组,使得显示器屏幕的亮度更加均匀,产品功耗更低,外形可以更轻薄时尚。目前led背光技术主要采用直下式和侧入式,所谓直下式和侧入式指的是平板电视led背光源由于安放在不同位置而引起的区别,对于直下式而言,是把led做成密集的点阵,放置在屏幕的背后,直接照射屏幕,因此也叫直射式。而侧入式指的是把led背光放置在屏幕的侧面,光源照射导光板后,点亮整个屏幕的背面,从而让整个屏幕都亮起来。直下式led背光源可以在大尺寸做到超薄的同时,完成区域调光技术,达到低功耗要求。但现有的直下式led背光源仍存在一定问题,如果led背光源损坏了,想要更换新led背光源,但没有合适的尺寸时,就会延误修理的时间,无法进行及时的维修,从而耽误人们正常的工作和使用,给人们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3.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新型led背光源模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led背光源模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led 背光源模组,包括固定模块和光学模块,所述固定模块上并列安装有多个光学模块,所述光学模块表面安装有led灯,所述光学模块下部固定连接有间隔设置的插块,所述固定模块上表面开设有与所述插块相配合的插孔,所述插孔中部环绕设置有一圈卡块,所述插块中部开设有与所述卡块相配合的卡槽。
    6.优选的,所述固定模块从上至下分为安装层和散热层,所述插孔开设于安装层,所述插孔内设有第一导热片,所述第一导热片固定连接于所述散热层,所述插块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热片,所述led 灯下方设置有第三导热片,所述插块中设有导热杆,所述导热杆两端分别连接第二导热片以及第三导热片。
    7.优选的,所述散热层底部开设有散热槽。
    8.优选的,所述光学模块底部焊接有两第一导电触点,所述固定模块上表面焊接有与所述第一导电触点相配合的第二导电触点。
    9.优选的,所述插块底部开设有引导面。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1.本实用新型,维修时,只需要检查哪个光学模块上的led灯损坏,然后将该光学模块更换即可,不需要将整个led背光源模组更换,极大的方便了led背光源模组的维修。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
    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3.图1为本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施例爆炸图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施例突显光学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施例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本实施例突显固定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18.图6为本实施例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9.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0.1、光学模块;101、led灯;102、第一导电触点;103、插块; 1031、卡槽;1032、第二导热片;1033、导热杆;1034、第三导热片; 2、固定模块;3、安装层;301、插孔;3011、卡块;302、第二导电触点;4、散热层;401、散热槽;402、第一导热片。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23.一种新型led背光源模组,包括固定模块2和光学模块1,固定模块2上并列安装有多个光学模块1,光学模块1表面安装有led灯 101,光学模块1下部固定连接有间隔设置的插块103,固定模块2 上表面开设有与插块103相配合的插孔301,插孔301中部环绕设置有一圈卡块3011,插块103中部开设有与卡块3011相配合的卡槽 1031,其中,插块103呈圆柱形,插块103至少有两个,分别设置在光学模块1两端,插块103插入对应的插孔301后卡块3011与卡槽 1031卡接,使光学模块1不会与固定模块2轻易分离,多个光学模块1安装在固定模块2上组成led背光源模组。
    24.优选的,固定模块2从上至下分为安装层3和散热层4,插孔301 开设于安装层3,插孔301内设有第一导热片402,第一导热片402 固定连接于散热层4,插块103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热片1032,led 灯101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三导热片1034,插块103中设有导热杆1033,导热杆1033两端分别连接第二导热片1032以及第三导热片1034,其中,led灯101在使用时会散发出大量的热量,通过第三导热片1034、导热杆1033以及第二导热片1032将热量导到第一导热片402,然后通过第一导热片402将热量再导到散热层4,通过散热层4将热量散发掉。
    25.优选的,散热层4底部开设有散热槽401,其中,散热槽401的开设能够增加散热层4与空气接触的面积,从加快对热量的散发。
    26.优选的,光学模块1底部焊接有两第一导电触点102,固定模块 2上表面焊接有与第一导电触点102相配合的第二导电触点302,本实施例中,第二导电触点302为供电触点,光学模块1通过第一导电触点102与第二导电触点302接触后才能够通电使led能够正常工
    作。
    27.优选的,插块103底部开设有引导面,其中,引导面的设置,方便插块103插入插孔301内,本实施例中,引导面为45度倒角面。
    28.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
    29.当led背光源模组需要维修时,首先,找到损坏的led灯101所在的光学模块1,然后将该模块从固定模块2上取下,然后取出新的光学模块1,使第一导电触点102与第二导电触点302一一对应,然后使插块103与插孔301一一对应,然后将新的光学模块1的插块 103压入固定模块2上的插孔301内即可完成安装。
    30.综上,通过插孔301以及插块103的设置,能够实现光学模块1 的快速安装,通过卡块3011以及卡槽1031的设置,能够将光学模块 1稳定连接在固定层上,通过第一导热片402、第二导热片1032、第三导热片1034以及散热层4的设置,能够将led灯101产生的热量有效的散发。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2.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led背光源模组,包括固定模块(2)和光学模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模块(2)上并列安装有多个光学模块(1),所述光学模块(1)表面安装有led灯(101),所述光学模块(1)下部固定连接有间隔设置的插块(103),所述固定模块(2)上表面开设有与所述插块(103)相配合的插孔(301),所述插孔(301)中部环绕设置有一圈卡块(3011),所述插块(103)中部开设有与所述卡块(3011)相配合的卡槽(10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led背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模块(2)从上至下分为安装层(3)和散热层(4),所述插孔(301)开设于安装层(3),所述插孔(301)内设有第一导热片(402),所述第一导热片(402)固定连接于所述散热层(4),所述插块(103)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热片(1032),所述led灯(101)下方设置有第三导热片(1034),所述插块(103)中设有导热杆(1033),所述导热杆(1033)两端分别连接第二导热片(1032)以及第三导热片(103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led背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层(4)底部开设有散热槽(40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led背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模块(1)底部焊接有两第一导电触点(102),所述固定模块(2)上表面焊接有与所述第一导电触点(102)相配合的第二导电触点(30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led背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块(103)底部开设有引导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LED背光源模组,属于LED背光源技术领域,包括固定模块和光学模块,所述固定模块上并列安装有多个光学模块,所述光学模块表面安装有LED灯,所述光学模块下部固定连接有间隔设置的插块,所述固定模块上表面开设有与所述插块相配合的插孔,所述插孔中部环绕设置有一圈卡块,所述插块中部开设有与所述卡块相配合的卡槽,本实用新型具有维修方便,维修时不需要更换整个LED背光源模组的优点。组的优点。组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蒋汉玉 李扬波 蒋迺澄 张琼侨 陈智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伟然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6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922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