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连接件和手机中框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08-18  76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中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柔性连接件和手机中框。


    背景技术:

    2.随着移动终端设备越来越轻薄化和中框采用金属边框提高外观性的趋势下,移动终端设备的中框大多是在壳体的一部分上制作断开的缝隙,以使得壳体中断开部分形成天线缝,用于信号透过。
    3.但是,现有技术中对于中框的天线缝大多采用无碰撞式、整体式或刚性碰撞结构设计。如图1-3所示,图1示出了一种整体式中框100,该整体式中框100在内部开设多个盲槽11,盲槽11用于形成天线缝,盲槽11内填充第一塑胶件12,用于信号穿透,但这种天线缝设计方式存在着信号传输损耗较大,影响信号传递。图2示出了另一种无碰撞式中框200,该无碰撞式中框200采用中框设置隔断部21,并在隔断部21上使用第二塑胶件22进行连接,这种设计方式具有信号传输损耗较小,信号接收效果好,但完全隔断影响整个中框的刚性,第二塑胶件22的厚度不易控制,导致天线缝宽度尺寸不易保证,波动大,良率低。图3示出了一种刚性碰撞式中框 300,该刚性碰撞式中框300采用分体式设计,且中框内壁处设置台阶部31,并在台阶部31使用第三塑胶件32连接,这种设计结构信号传输信号较好,但在第三塑胶件32与台阶部31进行注塑连接时,易出现白斑、白点、结合线、析纤不良等外观缺陷,批量生产有开裂变形的风险。上述设计大多会导致因不同天线缝尺寸有偏差而导致天线接收信号不稳定,造成信号接收不良,且断开部分大多情况下采用塑材注塑填充,易造成天线缝处外观不良,影响产品的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上述状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柔性连接件和手机中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中框的天线缝尺寸偏差而导致的天线接收信号不稳定,以及天线缝处易出现外观不良,影响产品的品质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连接件,用于连接邻近的结构件,包括:
    6.主体部和至少一个窄部,所述窄部的厚度小于所述主体部的厚度,且所述至少一个窄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端部;
    7.引流部,所述引流部位于所述主体部的端部,所述引流部平行于所述主体部的端面的截面的面积,朝靠近所述主体部的方向逐渐减小。
    8.如此,通过柔性连接件将临近的结构件进行连接,以实现相邻两个结构件的柔性连接,引流部平行于主体部的端面的截面的面积,朝靠近主体部的方向逐渐减小,以在柔性连接件注塑成型时,便于柔性连接件的引流,进而实现柔性连接件成型尺寸稳定,降低外观不良出现的概率。
    9.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引流部的平行于主体部的端面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或圆形。
    10.如此,在引流部平行于主体部的端面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时,在引流部上可设置至少一斜面;在引流部平行于主体部的端面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时,在引流部上可设置锥面,两者均可在引流部上呈现出预设的倾斜角度,该倾斜角度在注塑形成柔性连接件时,有利于柔性连接件的引流,以使柔性连接件成型加工时,成型尺寸稳定。
    1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窄部位于所述引流部的上下两侧且连接于所述引流部。
    12.如此,两个结构件之间具有预设尺寸空隙,该空隙在柔性连接件注塑成型时,窄部填充在该空隙处,实现两个结构件之间的连接为柔性连接。
    13.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引流部包括锥面或至少一斜面。
    14.如此,通过引流部锥面或至少一斜面的设置,两者均可在引流部上呈现出预设的倾斜角度,该倾斜角度在柔性连接件注塑成型时,有利于柔性连接件的引流,以使柔性连接件的成型尺寸稳定。
    15.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大致呈l形,所述引流部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两个端部。
    16.如此,主体部大致呈l形,引流部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主体部的两个端部,以使柔性连接件连接相邻近的两个结构件的连接样式大致为l形。
    17.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柔性连接件还包括一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大致呈l形且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引流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主体部相对设置。
    18.如此,在柔性连接件连接临近结构件时,连接部连接在结构件的端面上,柔性连接件注塑成型时,柔性连接件注塑时的结合线能够转移到连接部上,以释放柔性连接件注塑时产生的应力,降低柔性连接件开裂风险,提高柔性连接件的外观良率。
    1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手机中框,包括至少两个结构件,相邻两个所述结构件之间通过如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柔性连接件连接。
    20.如此,通过使用柔性连接件将相邻的结构件之间进行连接,以使柔性连接件和结构件围设形成手机中框。
    2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结构件的其中之一对应所述窄部具有凸出部,所述窄部形成于所述凸出部与相邻近的所述结构件形成的间隙。
    22.如此,通过将凸出部对应设置在窄部,凸出部与相邻近的结构件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用于柔性连接件注塑成型时形成窄部,窄部用于将两个临近的结构件分割开,以使两个临近的结构件之间不是处于直接接触的状态,实现两个结构件之间柔性连接。
    23.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结构件上具有若干个孔洞,若干个所述孔洞开设于与所述柔性连接件连接的所述结构件的端面,所述柔性连接件的部分填充于所述孔洞。
    24.如此,在柔性连接件注塑连接两个临近的结构件时,柔性连接件的部分可以填充在孔洞中,以增强柔性连接件与结构件连接时的气密性和连接强度。
    25.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结构件之间形成有信号槽和引流孔,且所述信号槽和所述引流孔连通,所述信号槽用于收容所述主体部,所述引流孔用于收容所述引流部。引流孔的设置,能够在柔性连接件注塑时,提高引流效果。
    附图说明
    26.图1是现有的一种整体式中框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现有的一种无碰撞式中框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现有的一种刚性碰撞式中框的结构示意图。
    29.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柔性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30.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柔性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31.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手机中框的部分拆解结构示意图。
    32.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33.整体式中框
    ꢀꢀꢀꢀꢀꢀꢀꢀꢀꢀꢀꢀꢀꢀꢀ
    100
    34.盲槽
    ꢀꢀꢀꢀꢀꢀꢀꢀꢀꢀꢀꢀꢀꢀꢀꢀꢀꢀꢀꢀꢀ
    11
    35.第一塑胶件
    ꢀꢀꢀꢀꢀꢀꢀꢀꢀꢀꢀꢀꢀꢀꢀ
    12
    36.无碰撞式中框
    ꢀꢀꢀꢀꢀꢀꢀꢀꢀꢀꢀꢀꢀ
    200
    37.隔断部
    ꢀꢀꢀꢀꢀꢀꢀꢀꢀꢀꢀꢀꢀꢀꢀꢀꢀꢀꢀ
    21
    38.第二塑胶件
    ꢀꢀꢀꢀꢀꢀꢀꢀꢀꢀꢀꢀꢀꢀꢀ
    22
    39.刚性碰撞式中框
    ꢀꢀꢀꢀꢀꢀꢀꢀꢀꢀꢀ
    300
    40.台阶部
    ꢀꢀꢀꢀꢀꢀꢀꢀꢀꢀꢀꢀꢀꢀꢀꢀꢀꢀꢀ
    31
    41.第三塑胶件
    ꢀꢀꢀꢀꢀꢀꢀꢀꢀꢀꢀꢀꢀꢀꢀ
    32
    42.柔性连接件
    ꢀꢀꢀꢀꢀꢀꢀꢀꢀꢀꢀꢀꢀꢀꢀ
    400
    43.主体部
    ꢀꢀꢀꢀꢀꢀꢀꢀꢀꢀꢀꢀꢀꢀꢀꢀꢀꢀꢀ
    41
    44.窄部
    ꢀꢀꢀꢀꢀꢀꢀꢀꢀꢀꢀꢀꢀꢀꢀꢀꢀꢀꢀꢀꢀ
    42
    45.引流部
    ꢀꢀꢀꢀꢀꢀꢀꢀꢀꢀꢀꢀꢀꢀꢀꢀꢀꢀꢀ
    43
    46.锥面
    ꢀꢀꢀꢀꢀꢀꢀꢀꢀꢀꢀꢀꢀꢀꢀꢀꢀꢀꢀꢀꢀ
    431
    47.斜面
    ꢀꢀꢀꢀꢀꢀꢀꢀꢀꢀꢀꢀꢀꢀꢀꢀꢀꢀꢀꢀꢀ
    432
    48.结构件
    ꢀꢀꢀꢀꢀꢀꢀꢀꢀꢀꢀꢀꢀꢀꢀꢀꢀꢀꢀ
    500
    49.凸出部
    ꢀꢀꢀꢀꢀꢀꢀꢀꢀꢀꢀꢀꢀꢀꢀꢀꢀꢀꢀ
    51
    50.间隙
    ꢀꢀꢀꢀꢀꢀꢀꢀꢀꢀꢀꢀꢀꢀꢀꢀꢀꢀꢀꢀꢀ
    52
    51.孔洞
    ꢀꢀꢀꢀꢀꢀꢀꢀꢀꢀꢀꢀꢀꢀꢀꢀꢀꢀꢀꢀꢀ
    53
    52.信号槽
    ꢀꢀꢀꢀꢀꢀꢀꢀꢀꢀꢀꢀꢀꢀꢀꢀꢀꢀꢀ
    54
    53.引流孔
    ꢀꢀꢀꢀꢀꢀꢀꢀꢀꢀꢀꢀꢀꢀꢀꢀꢀꢀ
    55
    54.手机中框
    ꢀꢀꢀꢀꢀꢀꢀꢀꢀꢀꢀꢀꢀꢀꢀꢀꢀ
    600
    具体实施方式
    55.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5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
    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5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58.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59.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6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连接件,用于连接邻近的结构件,包括:
    61.主体部和至少一个窄部,所述窄部的厚度小于所述主体部的厚度,且所述至少一个窄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端部;
    62.引流部,所述引流部位于所述主体部的端部,所述引流部平行于所述主体部的端面的截面的面积,朝靠近所述主体部的方向逐渐减小。
    63.如此,通过柔性连接件将临近的结构件进行连接,以实现相邻结构件的柔性连接,引流部平行于主体部的端面的截面的面积,朝靠近主体部的方向逐渐减小,以在柔性连接件注塑成型时,便于柔性连接件的引流,进而实现柔性连接件成型尺寸稳定,降低外观不良出现的概率。
    6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手机中框,包括至少两个结构件,相邻两个所述结构件之间通过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柔性连接件连接。
    65.如此,通过使用柔性连接件将相邻的结构件之间进行连接,以使柔性连接件和结构件围设形成手机中框。
    66.请参见图4-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连接件400,用于连接邻近的结构件500(见图6),应用于移动终端设备的中框。柔性连接件400包括主体部41、至少一个窄部42和引流部43。
    67.具体地,窄部42的厚度小于主体部41的厚度,且至少一个窄部42连接于主体部41的端部;引流部43位于主体部41的端部,引流部43平行于主体部41的端面的截面的面积,朝靠近主体部41 的方向逐渐减小。
    68.其中,柔性连接件400是采用注塑的方式将相邻近的结构件500 连接在一起。
    69.使用时,柔性连接件400用于将临近的结构件500连接起来,其中,柔性连接件400上的部分主体部41、至少一个窄部42和引流部43连接在相邻近的结构件500之间,以实现相邻结构件500的柔性连接,引流部43平行于主体部41的端面的截面的面积,朝靠近主体部41的方向逐渐减小,以在柔性连接件400注塑成型时,便于塑胶的引流,以实现柔性连接件400成型尺寸稳定,降低外观不良出现的概率。
    70.其中,窄部42位于引流部43的上下两侧且连接于引流部43。如此,两个结构件之间具有预设尺寸空隙,窄部42填充在该空隙处,实现两个结构件500之间的连接为柔性连接。
    71.引流部43的平行于主体部41的端面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或圆形。如此,在引流部平行于主体部41的端面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时,引流部43上可设置至少一斜面432;在引流部平行于主体部41的端面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时,引流部43上可设置锥面431,具体地,无论是斜面432的设置或是锥面431的设置,两者均可在引流部43上呈现出预设的倾斜角度,该倾斜角度在注塑形成柔性连接件400时,有利于柔性连接件400的引流,如此,可使柔性连接件400成型加工时,成型尺寸稳定。可以理解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引流部43平行于主体部41的端面的截面形状也可以除矩形或圆形之外的其他形状,例如椭圆形。
    72.如图4-6所示的实施例中,主体部41大致呈l形,柔性连接件的主体部41的两端均设置有两个窄部42和一个引流部43,如此主体部41的每端的窄部42和引流部43均能将相邻的两个结构件500 柔性连接,以使每个柔性连接件400连接相邻近的三个结构件500,如图6所示,柔性连接件400的一端的窄部42和引流部43连接一个长条形的结构件500和一个l形的结构件500,柔性连接件400 的另一端的窄部42和引流部43连接该l形的结构件500与另一个长条形的结构件500,如此利用四个柔性连接件400即可完成对一个手机中框600的八个结构件500的柔性连接。
    73.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柔性连接件400还包括一连接部44,连接部44大致呈l形且两端分别连接引流部43,连接部44 与主体部41相对设置,使得柔性连接件400大致成矩形形状。如此,在柔性连接件400连接临近三个结构件500时,连接部44能够连接在中间的结构件500的外侧面上,柔性连接件400注塑成型时,柔性连接件400注塑时的结合线转移到连接部44上,以释放柔性连接件400注塑时产生的应力,降低柔性连接件400开裂风险,提高柔性连接件400的外观良率。
    74.请参见图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手机中框600,包括至少两个结构件500,相邻结构件500之间通过如上述任意实施例中的柔性连接件400连接。
    75.柔性连接件400连接相邻近的结构件500,通过多个柔性连接件400连接多个结构件500,形成手机中框600。
    76.其中,手机中框600的形状为矩形,可以理解地,通过改变柔性连接件400和结构件500之间的数量关系,可以组成不同形状的中框形状。
    77.结构件500的材质为铝合金,可以理解地,结构件500材质也可为其他金属材质,例如不锈钢等。
    78.请一并参见图2和图6,相邻两个结构件500的其中之一对应窄部42的位置具有凸出部51,凸出部51与相邻近的结构件500形成的间隙52经注塑成型为窄部42,间隙52的厚度为0.03mm,可以理解地,间隙52厚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结构件500和柔性连接件400的设计方式进行适当调整。窄部42用于将临近的两个结构件500分割开,以使临近的两个结构件500之间不是处于直接接触的状态,实现相邻两个结构件500之间柔性连接。
    79.结构件500上具有若干个孔洞53,若干个孔洞53位开设于与柔性连接件400连接的结构件500的端面,柔性连接件400的部分填充于孔洞53。如此,在柔性连接件400注塑连接临近的结构件500 时,柔性连接件400的部分可以填充在孔洞53中,以增强柔性连接件400与结构件500连接时的气密性和连接强度。
    80.相邻两个结构件500之间形成有信号槽54和引流孔55,且信号槽54和引流孔55连通,信号槽54用于收容主体部41,引流孔 55用于收容引流部43。如此,引流孔55的设置,能够在柔性连接件400注塑成型时,提高引流效果。
    81.请参见图4-图6,本实用新型通过柔性连接件400将临近的结构件500连接起来,以实现相邻结构件500实现柔性连接,引流部43平行于主体部41的端面的截面的面积,朝靠近主体部41的方向逐渐减小,以使柔性连接件400注塑成型时,便于柔性连接件400 的引流;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手机中框600,包括至少两个结构件500,相邻结构件500之间通过柔性连接件400连接,通过柔性连接件400连接相邻的结构件500的其中之一对应窄部42具有凸出部51,凸出部51与相邻近的结构件500之间具有间隙52,该间隙52用于柔性连接件400注塑成型时形成窄部42,以使两个临近的结构件500之间不是处于直接接触的状态,实现两个结构件500 的柔性连接,相邻两个结构件500之间形成有信号槽54和引流孔 55,信号槽54用于收容柔性连接件400上的主体部41,引流孔55 用于收容柔性连接件400上的引流部43,实现手机中框600生产加工时,信号槽54尺寸稳定,降低外观不良出现的概率,提高手机中框600的品质。
    82.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当然,这些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柔性连接件,用于连接邻近的两个结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和至少一个窄部,所述窄部的厚度小于所述主体部的厚度,且所述至少一个窄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端部;引流部,所述引流部位于所述主体部的端部,所述引流部平行于所述主体部的端面的截面的面积,朝靠近所述主体部的方向逐渐减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部的平行于主体部的端面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或圆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窄部位于所述引流部的两侧且连接于所述引流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部包括锥面或至少一斜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大致呈l形,所述引流部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两个端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性连接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大致呈l形且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引流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主体部相对设置。7.一种手机中框,包括至少两个结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结构件之间通过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连接件连接。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机中框,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结构件的其中之一对应所述窄部具有凸出部,所述窄部形成于所述凸出部与相邻近的所述结构件形成的间隙。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机中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件上具有若干个孔洞,若干个所述孔洞开设于与所述柔性连接件连接的所述结构件的端面,所述柔性连接件的部分填充于所述孔洞。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机中框,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结构件之间形成有信号槽和引流孔,且所述信号槽和所述引流孔连通,所述信号槽用于收容所述主体部,所述引流孔用于收容所述引流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柔性连接件,用于连接邻近的结构件,包括主体部、至少一个窄部和引流部;窄部的厚度小于主体部的厚度,且至少一个窄部连接于主体部的端部;引流部位于主体部的端部,引流部平行于主体部的端面的截面的面积,朝靠近主体部的方向逐渐减小。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手机中框,包括至少两个结构件,相邻的两个结构件之间通过柔性连接件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柔性连接件连接相邻的结构件,实现结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柔性连接,在至少两个结构件两两之间通过柔性连接件连接形成手机中框时,柔性连接件上主体部形成天线缝,手机中框生产加工时,天线缝尺寸易控制,降低外观不良出现的概率,提高手机中框的品质。提高手机中框的品质。提高手机中框的品质。


    技术研发人员:詹林涛 卢秀青 赵云虎 杨林 郑义 徐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裕展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6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930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