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lcd显示屏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半自动组装模组设备。
背景技术:
2.撕除屏幕表面保护膜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lcd屏在出厂检修时,需要剥离lcd表面的保护膜,而现有的显示屏尺寸较大,导致目前的全自动撕膜设备无法控制撕膜的力度,撕扯力度过大容易对lcd屏造成破坏,而撕扯力度过小,又无法对lcd表面的保护膜有效剥离,而采用纯人工剥离的方法效率又比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半自动组装模组设备,解决了现有的设备撕膜效果较差、效率低的问题。
4.一种半自动组装模组设备,用于真空撕膜,包括:底板,设置于工作平台上;承压组件,设置在所述底板上;安装座,安装在所述底板上且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安装座之间活动安装有转动柱;撕膜组件,安装在所述转动柱上,并随所述转动柱的转动而翻转;
5.所述撕膜组件包括:限位挡板,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动柱上;轴承套,固定安装在所述限位挡板上,并从所述限位挡板的一面贯穿到另一面;导向柱,活动套设在所述轴承套中,所述导向柱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伸出轴承套;下压挡板,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柱的第一端;真空吸附板,固定连击所述导向柱的第二端;
6.其中,在所述真空吸附板和所述承压组件贴近的情况下,所述下压挡板用于在外力作用下推动导向柱向所述承压组件移动,进而使得所述真空吸附板进一步压向所述承压组件,所述真空吸附板用于对放置于所述承压组件上的保护膜进行吸附。
7.优选地,所述真空吸附板内设有空腔,且面向所述承压组件的一面上设置有贯通所述空腔的若干个气孔,所述真空吸附板在所述空腔中的空气被吸走的情况下对所述若干个气孔产生负压力。
8.优选地,所述承压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底板上的移动平台,安装在所述移动平台上的旋转平台,以及位于所述旋转平台上的定位平台。
9.优选地,所述旋转平台包括安装于所述移动平台的固定座以及活动安装于所述固定座上的旋转盘,所述旋转盘与所述定位平台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盘的一侧连接有角度调节尺,所述角度调节尺用于调节所述旋转盘的旋转角度。
10.优选地,所述移动平台包括固定于所述底板上的固定块,以及活动安装在所述固定块上的第一滑动块,活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滑动块上的第二滑动块。
11.优选地,所述移动平台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滑动块一侧的第一位移调节尺,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二滑动块一侧的第二位移调节尺,所述第一位移调节尺用于调整所述第一滑动块在第一方向的移动位置,所述第二位移调节尺用于调整所述第二滑动块的第二方向的移动位置,其中所述第一位移调节尺与所述第二位移调节尺相互垂直。
12.优选地,所述底板上还安装有定位柱,在所述真空吸附板扣压在所述承压组件上的情形下,所述限位挡板抵靠在所述定位柱上。
13.优选地,所述底板上还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面设置成斜坡面,所述限位块用于限制所述限位挡板与所述承压组件之间的预设角度,所述限位挡板在与所述承压组件之间的角度为预设角度时,所述限位挡板抵靠在所述斜坡面上。
14.优选地,所述限位挡板的四周均留有直角开口,所述直角开口用于将保护膜的外边与所述限位挡板的外边线定位对齐。
15.优选地,所述限位挡板上还开设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内设置有用于外接气泵的真空接头,所述真空接头固定于所述真空吸附板上。
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半自动组装模组设备,在外力作用下通过下压挡板带动真空吸附板翻转,使所述真空吸附板对放置于所述承压组件上的保护膜进行真空撕膜;在不破坏lcd屏的前提下,实现了对lcd保护膜的迅速、有效的剥离。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一种半自动组装模组设备打开状态下的第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一种半自动组装模组设备打开状态下的第二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一种半自动组装模组设备扣合状态下的第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一种半自动组装模组设备扣合状态下的第二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限位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旋转平台的第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旋转平台的第二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24.元件列表如下:
25.底板1;
26.承压组件2;
27.安装座3;
28.撕膜组件4;
29.转动柱5;
30.定位柱6;
31.限位块7;
32.移动平台21;
33.旋转平台22;
34.定位平台23;
35.限位挡板41;
36.轴承套42;
37.导向柱43;
38.下压挡板44;
39.真空吸附板45;
40.斜坡面71;
41.固定座221;
42.旋转盘222;
43.角度调节尺223;
44.安装孔411;
45.直角开口412;
46.避让槽413;
47.真空接头414;
48.气孔451;
49.凸条2221;
50.连接座2231;
51.微分头2232;
52.锁紧螺丝2233。
具体实施方式
5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54.实施例一:
55.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半自动组装模组设备,包括:底板1、承压组件2、安装座3以及撕膜组件4;
56.所述底板1设置于工作平台上;所述承压组件2设置在所述底板1上;所述安装座3安装在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安装座3之间活动安装有转动柱5;所述撕膜组件4安装在所述转动柱5上,所述撕膜组件4可随所述转动柱的转动而翻转;翻转所述撕膜组件4后,使所述撕膜组件4对承压组件2上的保护膜进行撕膜操作,完成撕膜后,通过反方向的翻转所述撕膜组件 4,将撕完保护膜的lcd/fog板移开,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半自动撕膜。
57.如图2所示,所述撕膜组件4包括安装在所述转动柱5上的限位挡板41,固定安装在所述限位挡板41上的轴承套42,活动套设在所述轴承套42上的导向柱43,以及固定在所述导向柱43第一端的下压挡板44以及固定于所述导向柱43第二端的真空吸附板45。
58.在所述真空吸附板45和所述承压组件2贴近的情况下,所述下压挡板44 用于在外力作用下推动导向柱43向所述承压组件2移动,进而使得所述真空吸附板45进一步压向所述承压组件2,所述真空吸附板45用于对放置于所述承压组件2上的保护膜进行吸附。
59.作为优选方案,如图5所示,所述限位挡板41上设置有四个安装孔411,所述四个安装孔411上分别安装有四个轴承套42,轴承套42优选为直线轴承套,直线轴承套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多排滚珠(图未示),使得所述导向柱43嵌套在轴承套42上后,使导向柱43可在所述轴承套42上来回滑动,所述下压挡板44位于所述限位挡板41的上方,所述真空吸附板45位
于所述限位挡板41 的下方,通过手动翻转撕膜组件4,使真空吸附板45设置所述承压组件2上。
60.作为优选方案,如图1所示,所述真空吸附板45内设有空腔(图未示),且面向所述承压组件2的一面上设置有贯通所述空腔的若干个气孔451,所述真空吸附板45在所述空腔中的空气被吸走的情况下对所述若干个气孔451产生负压力;具体地,本实施例气孔451为直径大小为1mm的真空孔且排列成田字型,真空孔对lcd或fog保护膜的吸力达到0.04mpa;田字型的设计使得真空孔在完全覆盖lcd保护膜的同时,保证吸力。
61.作为优选方案,如图2所示,所述承压组件2包括安装在所述底板1上的移动平台21,安装在所述移动平台21上的旋转平台22,以及位于所述旋转平台22上的定位平台23;其中移动平台21选用ly60-rm的光学平台,所述光学平台可用于微调承压组件2在xy轴的位置,光学平台的行程范围为
±ꢀ
6.5mm。
62.作为优选方案,如图6~图7所示,所述旋转平台22包括安装于所述移动平台21的固定座221以及活动安装于所述固定座221上的旋转盘222,所述旋转盘222与所述定位平台23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盘222的一侧连接有角度调节尺223,所述角度调节尺223用于调节所述旋转盘222的旋转角度,具体地,本实施例优选fr13-85的微调旋转平台22,调节的角度分辨率为0.1
°
,调节的行程为
±5°
;具体地,所述旋转盘222向一侧突出设置有凸条2221,所述角度调节尺223包括连接座2231、微分头2232以及锁紧螺丝2233,其中锁紧螺丝2233安装在所述连接座2231的一侧,所述微分头2232活动安装在所述连接座2231的另一侧;所述锁紧螺丝2233与所述微分头2232对向设置,且所述凸条2221设置在所述锁紧螺丝2233与所述微分头2232之间,且凸条2221与所述微分头2232贴合,通过旋转所述微分头2232,从而使得凸条2221带动旋转盘222旋转。
6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移动平台21包括固定于所述底板1上的固定块,以及活动安装在所述固定块上的第一滑动块,活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滑动块上的第二滑动块。
6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移动平台21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滑动块一侧的第一位移调节尺,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二滑动块一侧的第二位移调节尺,通过旋转所述第一位移调节尺调整所述第一滑动块在第一方向的移动位置,通过旋转所述第二位移调节尺调整所述第二滑动块的第二方向的移动位置,所述第一位移调节尺与所述第二位移调节尺相互垂直,移动平台21的位置调节手段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所述移动平台21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二滑块上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还设置有用于与旋转平台22插配的销轴,通过销轴将移动平台 21与旋转平台22安装在一起。
65.作为优选方案,如图1所示,所述底板1上还安装有定位柱6,在所述真空吸附板45扣压在所述承压组件2上的情形下,所述限位挡板41抵靠在所述定位柱6上;定位柱6作为半自动组装模组设备的第一方向的机械限位结构,用于防止真空吸附板45在向下扣压时,损坏到lcd/fog板。
66.作为优选方案,如图3所示,所述底板1上还安装有限位块7,所述限位块7的上端面设置成斜坡面71,所述限位块7用于限制所述限位挡板41与所述承压组件2之间的最大开合角度(即预设角度),所述限位挡板41在与所述承压组件2之间的角度为最大开合角度时,所述限位挡板41抵靠在所述斜坡面 71上,具体地,在下压挡板44完成撕膜后,翻转所述撕膜组件4,将撕膜组件 4抵靠在斜坡面71上,然后将lcd/fog板从定位平台23上取出。
67.作为优选方案,如图5所示,所述限位挡板41的四周均留有直角开口412,设计所述直角开口412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将lcd/fog板的保护膜的外边线与所述限位挡板41的外边线定位对齐。
68.作为优选方案,如图4~图5所示,所述限位挡板41上还开设有避让槽413,所述避让槽413内设置有用于外接气泵的真空接头414,所述真空接头414固定于所述真空吸附板45上并与所述若干个气孔451导通,通过在真空接头414 上外接气泵后,打开气泵,在真空吸附板45的底部产生负压力,从而可对 lcd/fog上的保护膜进行吸附,吸附完成后沿远离所述承压组件2的方向翻转撕膜组件4,从而可完成撕膜操作,本实施例的半自动组装模组设备,在不破坏lcd屏的前提下,实现了对lcd保护膜的高效、精准的撕膜。
69.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70.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半自动组装模组设备,用于真空撕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设置于工作平台上;承压组件,设置在所述底板上;安装座,安装在所述底板上且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安装座之间活动安装有转动柱;撕膜组件,安装在所述转动柱上,并随所述转动柱的转动而翻转;其中,所述撕膜组件包括:限位挡板,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动柱上;轴承套,固定安装在所述限位挡板上,并从所述限位挡板的一面贯穿到另一面;导向柱,活动套设在所述轴承套中,所述导向柱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伸出轴承套;下压挡板,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柱的第一端;真空吸附板,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柱的第二端;其中,在所述真空吸附板和所述承压组件贴近的情况下,所述下压挡板用于在外力作用下推动导向柱向所述承压组件移动,进而使得所述真空吸附板进一步压向所述承压组件,所述真空吸附板用于对放置于所述承压组件上的保护膜进行吸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自动组装模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吸附板内设有空腔,且面向所述承压组件的一面上设置有贯通所述空腔的若干个气孔,所述真空吸附板在所述空腔中的空气被吸走的情况下对所述若干个气孔产生负压力。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自动组装模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底板上的移动平台,安装在所述移动平台上的旋转平台,以及位于所述旋转平台上的定位平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自动组装模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平台包括安装于所述移动平台的固定座以及活动安装于所述固定座上的旋转盘,所述旋转盘与所述定位平台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盘的一侧连接有角度调节尺,所述角度调节尺用于调节所述旋转盘的旋转角度。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自动组装模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平台包括固定于所述底板上的固定块,以及活动安装在所述固定块上的第一滑动块,活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滑动块上的第二滑动块。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半自动组装模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平台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滑动块一侧的第一位移调节尺,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二滑动块一侧的第二位移调节尺,所述第一位移调节尺用于调整所述第一滑动块在第一方向的移动位置,所述第二位移调节尺用于调整所述第二滑动块的第二方向的移动位置,其中,所述第一位移调节尺与所述第二位移调节尺相互垂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自动组装模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还安装有定位柱,在所述真空吸附板扣压在所述承压组件上的情形下,所述限位挡板抵靠在所述定位柱上。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自动组装模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还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面设置成斜坡面,所述限位块用于限制所述限位挡板与所述承压组件之间的预设角度,所述限位挡板在与所述承压组件之间的角度为预设角度时,所述限位挡板抵靠在所述斜坡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自动组装模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挡板的四周均留有直角开口,所述直角开口用于将保护膜的外边线与所述限位挡板的外边线定位对齐。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半自动组装模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挡板上还开设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内设置有用于外接气泵的真空接头,所述真空接头固定于所述真空吸附板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半自动组装模组设备,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上承压组件、安装在底板上且设置有两个的安装座;两个安装座之间活动安装有转动柱,还包括安装在转动柱上撕膜组件,撕膜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转动柱上的限位挡板,固定安装在限位挡板上的轴承套,活动套设在轴承套上的导向柱,以及固定在导向柱第一端的下压挡板以及固定于导向柱第二端的真空吸附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半自动组装模组设备,在真空吸附板和承压组件贴近的情况下,下压挡板在外力作用下推动真空吸附板压向承压组件,真空吸附板实现对放置于承压组件上的保护膜进行吸附;在不破坏LCD屏的前提下,实现了对LCD保护膜的高效、有效的剥离。有效的剥离。有效的剥离。
技术研发人员:黄海文 宋健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本光电(龙川)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6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9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