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红外防伪的毛衣。
背景技术:
2.山羊绒是一种比较珍贵的材料,一只绒山羊每年产无毛绒(除去杂质后的净绒)50克-80克,平均每5只山羊的绒才够做一件羊绒衫,有着“纤维宝石”,“软黄金”的美誉;其次是因为山羊绒纤维的细度,细度是指羊绒纤维横截面直径的长度,羊绒纤维细度越细,纤维与皮肤接触的时候的接触面就小,感觉就会越柔软、舒适,从而大大减少了羊绒制品对皮肤的刺痒感。
3.由于山羊绒材料稀少且珍贵,珍贵性和舒适性令其深受高收入人群的追捧,可也因此产生了许多以绵羊毛或者仿羊绒假冒山羊绒,以次充好的现象,普通的消费者容易受销售人员的误导,没有辨别真假的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能红外防伪的毛衣,通过将在由山羊绒纤维制成的毛衣中增加红外防伪层,并将红外防伪层与山羊绒纤维编织成芝麻底提花编织结构。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种能红外防伪的毛衣,包括:
6.衣身主体,由山羊绒纱线编织而成;
7.两个袖子,分别连接在所述衣身主体的两侧且由所述山羊绒纱线编织而成,其中一个所述袖子上设置有红外防伪层,所述红外防伪层为芝麻底提花编织结构。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种能红外防伪的毛衣,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袖子上设置红外防伪层,且将红外防伪层与山羊绒限位结合,通过局部芝麻底提花的编织方法将红外防伪层与袖子混为一体,增加了防伪功能的同时提高了赝品制造的难度,同时红外防伪层的图案也能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设计感,增加美观度。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红外防伪层包括过渡面和防伪标志,所述过渡面的外层为所述山羊绒纱线,所述防伪标志的外层为红外防伪纱线。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衣身主体包括第一前片和第一后片,所述前片和所述后片均为单边织法编织结构。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第二前片和第二后片,所述第二前片和所述第二后片均为坑条编织结构。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吊带及装饰胸型,所述吊带及装饰胸型均为四平织法编织结构。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袖子的袖口设置有收束部,所述收束部为所述坑条编织结构。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衣身主体和所述袖子之间通过棉纶缝纫线进
行缝合连接。
15.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山羊绒毛衣的正视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山羊绒毛衣的后视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防伪层的正视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单边织法编织结构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坑条编织结构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四平织法编织结构的示意图。
23.衣身主体100,第一前片110,第二前片120,第一后片130,第二后片140,吊带150,装饰胸型160;
24.袖子200,收束部210;
25.红外防伪层300,过渡面310,防伪标志320。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29.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0.参照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种能红外防伪的毛衣,包括衣身主体100,由山羊绒纱线编织而成,衣身主体100的两侧连接有袖子200,且袖子200也通过山羊绒纱线编织而成,在其中一个袖子200上设置有红外防伪层300,红外防伪层300通过芝麻底提花编织方法与山羊绒纱线混编制成袖子200,使红外防伪层300与袖子混为一体,增加了防伪功能的同时增加了赝品仿造的难度,同时红外防伪层300以图案的形式呈现,提高了设计感和
美观度。
3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3,红外防伪层300包括过渡面310和防伪标志320,通过芝麻底提花编织方法,使过渡面310的外层呈现山羊绒纱线,防伪标志320的外层呈现红外防伪纱线,由此可以使防伪标志320处产生色差,形成图案,增加美观图,同时也能通过红外线照射清晰的识别防伪标志,区分真品与赝品。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外层指的是与人体皮肤直接接触的面的相反面,即外露于环境的一面。
3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2,衣身主体100包括有第一前片110和第一后片130,第一前片110和第一后片130均为单边织法编织结构,如图4所示,该种编织方式的结构可以使衣身主体100更舒适保暖,且外观穿着更有型美观。
33.在上述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还包括有第二前片120和第二后片140,第二前片120与第二后片140为坑条编织结构,又名罗纹结构,如图5所示,该种编织方式可以使编织出来的结构具有一定的弹性,使衣身主体100的下摆弹性增加,可以贴合皮肤。
34.还包括吊带150及装饰胸型160,参照图1,条带150与装饰胸型160则为四平织法编织结构,如图6所示,该编织方法所编织成的结构平整厚实,不易走形,增加了美观度。
3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袖子200的袖口部位设置有收束部210,收束部210位坑条编织结构,从而使袖口产生一定的弹性,贴合皮肤,提高保暖效果。
3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衣身主体100与袖子200之间通过棉纶缝纫线进行缝合连接,棉纶缝纫线具有一定的弹性,使衣身主体100与袖子200的连接处不容易被扯坏,增加毛衣的耐用度。
37.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能红外防伪的毛衣,其特征在于,包括:衣身主体,由山羊绒纱线编织而成;两个袖子,分别连接在所述衣身主体的两侧且由所述山羊绒纱线编织而成,其中一个所述袖子上设置有红外防伪层,所述红外防伪层为芝麻底提花编织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红外防伪的毛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防伪层包括过渡面和防伪标志,所述过渡面的外层为所述山羊绒纱线,所述防伪标志的外层为红外防伪纱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红外防伪的毛衣,其特征在于,所述衣身主体包括第一前片和第一后片,所述前片和所述后片均为单边织法编织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能红外防伪的毛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前片和第二后片,所述第二前片和所述第二后片均为坑条编织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能红外防伪的毛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吊带及装饰胸型,所述吊带及装饰胸型均为四平织法编织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能红外防伪的毛衣,其特征在于,所述袖子的袖口设置有收束部,所述收束部为所述坑条编织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能红外防伪的毛衣,其特征在于,所述衣身主体和所述袖子之间通过棉纶缝纫线进行缝合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红外防伪的毛衣,包括衣身主体,由山羊绒纱线编织而成;两个袖子,分别连接在所述衣身主体的两侧且由所述山羊绒纱线编织而成,其中一个所述袖子上设置有红外防伪层,所述红外防伪层为芝麻底提花编织结构。如此设置,在袖子上设置红外防伪层,且将红外防伪层与山羊绒限位结合,通过局部芝麻底提花的编织方法将红外防伪层与袖子混为一体,增加了防伪功能的同时提高了赝品制造的难度,同时红外防伪层的图案也能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设计感,增加美观度。增加美观度。增加美观度。
技术研发人员:郑晓敏 陈小花 周美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威丝曼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4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9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