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尤其是一种提高密封防水效果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2.随着对携带装置的防水性能的需求增加,应用于携带装置中的防水连接器随之普及化,如今具有防水功能的小型连接器已成为主流产品。
3.已知连接器的本体往往具有前后方向贯通的贯通孔,并将端子模组组装于所述贯通孔使端子一端与一连接器对接,端子另一端与电路板焊接。并透过在所述贯通孔后端涂布防水胶的方式密封所述贯通孔后端以及端子之间的缝隙。但是在端子与电路板在回焊的过程中,由于温度落差大,导致防水胶与端子出现不同程度的热胀冷缩,且端子表面较光滑,致使端子与防水胶之间容易出现裂痕,从而影响连接器密封的防水效果。
4.因此,设计一款提高密封防水效果的连接器尤其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密封防水效果的连接器。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器,包含一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包含一贯通所述绝缘本体前后端的贯通孔;一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外围的外壳;一组固设于所述贯通孔中的固定元件;一弹性扣合臂,所述弹性扣合臂设有一埋入射出于所述固定元件中的连接部,两个设置于所述连接部两端的并向前延伸的弹性臂,以及一设于所述连接部表面的结合层;复数个的端子,所述端子设有一埋入射出于所述固定元件中的固定部,一由所述固定部向所述贯通孔前端方向延伸的接触部,一由所述固定部向后延伸至所述绝缘本体外的焊接部,以及一设置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焊接部之间的嵌合层,以及一防水胶,所述防水胶分别与所述结合层以及所述嵌合层表面紧迫密合并密封所述贯通孔后端。
7.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嵌合层包含相互交错分布的复数个凸起以及复数个沟槽,且所述嵌合层表面粗糙度范围为1微米以上,3 微米以下。
8.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结合层的表面粗糙度范围为1微米以上, 3微米以下。
9.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贯通孔的两侧壁面分别设有凹陷的避空槽,以及复数个设于所述贯通孔的底面的端子槽;所述弹性臂容置于所述避空槽中,所述各个相邻的端子之间分别设有一间隔块,所述接触部容置于所述端子槽中。
10.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的前端两侧分别设有一向外延伸的延展部,一贯通所述延展部的定位孔,以及套设于所述定位孔中的衬套,所述衬套包含一呈环形的主体部,一由所述衬套前端向所述绝缘本体后端方向折弯延伸的延伸部,以及设于所述延伸部末端的第一焊脚。
11.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部包含一凸出部以及设置于所述凸出部两端的两连接臂,所述连接臂分别与所述弹性臂连接;且所述凸出部向后端弯曲使所述固定元件与所述
弹性扣合臂之间形成一凹槽,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前端面与所述固定元件的后端面之间。
12.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水胶填充于所述凹槽中形成一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套设于所述凸出部,且所述凸出部部分外露于所述所述定位部。
13.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包含一顶板,由所述顶板的两相对侧缘向下延伸的两侧板以及由所述顶板的后缘向下延伸的一尾板;所述外壳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后端,并使所述侧板盖合于所述绝缘本体后端的侧壁;而所述尾板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后端与所述凸出部焊接固定以闭合所述贯通孔,且所述尾板的下缘设有一缺口,以及两个分别设于尾板两端的第二焊脚。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分解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与外壳的分解图。
17.图4为本使用新型的连接器的端子模组立体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弹性扣合臂的立体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端子立体图。
20.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端子局部放大示意图。
21.图中各零部件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22.连接器
ꢀꢀꢀꢀꢀꢀꢀ
100
ꢀꢀꢀꢀꢀꢀꢀꢀꢀꢀꢀ
绝缘本体
ꢀꢀꢀꢀꢀꢀ
10
23.贯通孔
ꢀꢀꢀꢀꢀꢀꢀ
11
ꢀꢀꢀꢀꢀꢀꢀꢀꢀꢀꢀꢀ
避开槽
ꢀꢀꢀꢀꢀꢀꢀꢀ
11a
24.端子槽
ꢀꢀꢀꢀꢀꢀꢀ
11b
ꢀꢀꢀꢀꢀꢀꢀꢀꢀꢀꢀ
间隔块
ꢀꢀꢀꢀꢀꢀꢀꢀ
12
25.延展部
ꢀꢀꢀꢀꢀꢀꢀ
13
ꢀꢀꢀꢀꢀꢀꢀꢀꢀꢀꢀꢀ
定位孔
ꢀꢀꢀꢀꢀꢀꢀꢀ
13a
26.衬套
ꢀꢀꢀꢀꢀꢀꢀꢀꢀ
14
ꢀꢀꢀꢀꢀꢀꢀꢀꢀꢀꢀꢀ
主体部
ꢀꢀꢀꢀꢀꢀꢀꢀ
14a
27.延伸部
ꢀꢀꢀꢀꢀꢀꢀ
14b
ꢀꢀꢀꢀꢀꢀꢀꢀꢀꢀꢀ
第一焊脚
ꢀꢀꢀꢀꢀꢀ
14c
28.固定元件
ꢀꢀꢀꢀꢀ
21
ꢀꢀꢀꢀꢀꢀꢀꢀꢀꢀꢀꢀ
弹性扣合臂
ꢀꢀꢀꢀ
22
29.连接部
ꢀꢀꢀꢀꢀꢀꢀ
23
ꢀꢀꢀꢀꢀꢀꢀꢀꢀꢀꢀꢀ
连接臂
ꢀꢀꢀꢀꢀꢀꢀꢀ
23a
30.凸出部
ꢀꢀꢀꢀꢀꢀꢀ
23b
ꢀꢀꢀꢀꢀꢀꢀꢀꢀꢀꢀ
结合层
ꢀꢀꢀꢀꢀꢀꢀꢀ
25
31.弹性臂
ꢀꢀꢀꢀꢀꢀꢀ
24
ꢀꢀꢀꢀꢀꢀꢀꢀꢀꢀꢀꢀ
弧形部
ꢀꢀꢀꢀꢀꢀꢀꢀ
24a
32.结合层
ꢀꢀꢀꢀꢀꢀꢀ
25
ꢀꢀꢀꢀꢀꢀꢀꢀꢀꢀꢀꢀ
端子
ꢀꢀꢀꢀꢀꢀꢀꢀꢀꢀ
27
33.固定部
ꢀꢀꢀꢀꢀꢀꢀ
27a
ꢀꢀꢀꢀꢀꢀꢀꢀꢀꢀꢀ
接触部
ꢀꢀꢀꢀꢀꢀꢀꢀ
27b
34.焊接部
ꢀꢀꢀꢀꢀꢀꢀ
27c
ꢀꢀꢀꢀꢀꢀꢀꢀꢀꢀꢀ
连接端
ꢀꢀꢀꢀꢀꢀꢀꢀ
27d
35.嵌合层
ꢀꢀꢀꢀꢀꢀꢀ
28
ꢀꢀꢀꢀꢀꢀꢀꢀꢀꢀꢀꢀ
凸起
ꢀꢀꢀꢀꢀꢀꢀꢀꢀꢀ
28a
36.沟槽
ꢀꢀꢀꢀꢀꢀꢀꢀꢀ
28b
ꢀꢀꢀꢀꢀꢀꢀꢀꢀꢀꢀ
防水胶
ꢀꢀꢀꢀꢀꢀꢀꢀ
30
37.外壳
ꢀꢀꢀꢀꢀꢀꢀꢀꢀ
40
ꢀꢀꢀꢀꢀꢀꢀꢀꢀꢀꢀꢀ
顶板
ꢀꢀꢀꢀꢀꢀꢀꢀꢀꢀ
41
38.侧板
ꢀꢀꢀꢀꢀꢀꢀꢀꢀ
42
ꢀꢀꢀꢀꢀꢀꢀꢀꢀꢀꢀꢀ
尾板
ꢀꢀꢀꢀꢀꢀꢀꢀꢀꢀ
43
39.缺口
ꢀꢀꢀꢀꢀꢀꢀꢀꢀ
43a
ꢀꢀꢀꢀꢀꢀꢀꢀꢀꢀꢀ
第二焊脚
ꢀꢀꢀꢀꢀꢀ
43b。
具体实施方式
40.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的目的及功效,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
41.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连接器100包含一绝缘本体10,一固定元件21、一弹性扣合臂22、复数个端子27、一防水胶30以及一外壳40。所述绝缘本体10沿着与所述连接器100插接的轴向延伸,且所述绝缘本体10包含一贯通所述绝缘本体10前后端的贯通孔11。为方便说明,在本说明书中定义前端为所述连接器100与一对接连接器接合的一端,而后端为相对于前端的一端。
42.请再参阅图2和图3,所述绝缘本体10前端两侧分别设有一向外延伸的延展部13,贯通所述延展部13的一定位孔13a,以及套设于所述定位孔13a中的一衬套14。所述衬套14用于接地和增加信号传输。且所述衬套14包含一呈环形的主体部14a,一由所述衬套14前端向所述绝缘本体10后端方向折弯延伸的延伸部14b,以及设于所述延伸部14b末端的第一焊脚14c。所述第一焊脚14c 被设置以与一电路板(图中未示)焊接固定,进而增强本实用所述连接器100的机械强度。
43.请再参阅图2,所述贯通孔11的两侧壁面分别设有凹陷的避空槽 11a,以及复数个设于所述贯通孔11的底面的端子槽11b。且所述各个相邻的端子槽11b之间分别设有一间隔块12。
44.请再一并参阅图2至图5,所述固定元件21固设于所述贯通孔 11中,所述弹性扣合臂22设有一埋入设出于所述固定元件21中的连接部23,以及两个设置于所述连接部23两端的并向前延伸的弹性臂24。其中,所述弹性臂24向所述贯通孔11前端方向延伸并容置于所述避空槽11a中,所述连接部23包含一外露于所述固定元件21后端的凸出部23b以及连接所述凸出部23b两端的两连接臂 23a,所述连接臂埋设于所述固定元件中。所述端子27埋入射出于所述固定元件21中并设置于所述弹性扣合臂22之间。具体地,所述弹性臂24前端设有一凸面朝所述端子27的弧形部24a,所述避空槽11a提供所述弧形部24a一退缩的活动空间,以避免所述弹性臂24在插拔时受到挤压而损坏。所述连接臂23a分别设置于所述连接部23的两端,且所述连接臂23a与所述弹性臂24的后端连接。
45.请再一并参阅图2至图4、图6,所述端子27包含一埋入射出于所述固定元件21中的固定部27a,一设于所述固定部27a前端的接触部27b以及一设于所述固定部27a后端的焊接部27c。所述接触部27b向所述贯通孔11前端方向延伸,所述焊接部27c设于所述固定元件21的后端并外露于所述绝缘本体10后端。且所述接触部27b容置于所述端子槽11b中,透过所述间隔块12间隔开所述端子27并防止所述端子27之间的摇动。且所述接触部27b的前端设有一凸面朝上的连接端27d,所述连接端27d凸出于所述绝缘本体10内侧面。
46.请再参阅图2至图4图,图6和图7,所述防水胶30涂布于所述固定元件21的后端以连接并密封所述贯通孔11。为进一步增强所述防水胶30分别与所述连接部23以及所述端子27之间的结合强度,避免所述防水胶30在回焊时分别与所述连接部23以及所述端子27分离。在这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端子27的表面设有一嵌合层28,且所述嵌合层28的位置设置于所述固定元件21后端与所述焊接部27c之间。当所述端子27装设于所述固定元件21之后,所述嵌合层28位于设于所述贯通孔11的后端。
47.所述嵌合层28包含相互交错分布的复数个凸起28a以及复数个沟槽28b。所述凸起
凸出于所述端子27表面,所述沟槽28b向所述端子27表面凹陷。所述凸起28a与所述沟槽28b透过镭射加工制程制成并相互交错分布于整个所述嵌合层28,使所述嵌合层28形成表面粗糙。所述防水胶30填满所述沟槽28b以及所述凸起28a 表面,以提高所述防水胶30与所述嵌合层28之间的结合力。且所述嵌合层28的表面粗糙度范围为1微米以上,3微米以下。当所述嵌合层28表面粗糙度小于1微米时,所述嵌合层28表面粗糙度过于平滑,难以与所述防水胶30密合。当所述嵌合层28的表面大于 3微米时,所述嵌合层28的表面粗糙度超出管控范围,将导致加工时间变长,不利于生产。
48.请再参阅图2、图4和图5,同时,所述连接部23表面设有一结合层25。所述结合层25透过喷砂表面加工制程使所述结合层25的表面粗糙。所述防水胶30透过填满所述结合层25表面之间的缝隙,提高所述结合层25与防水胶30之间的结合力。且所述结合层25 表面粗糙度范围为1微米以上,3微米以下。当所述结合层25表面粗糙度小于1微米时,所述结合层25表面粗糙度过于平滑,使所述结合层25表面难以与所述防水胶30密合。当所述结合层25表面粗糙度大于3微米时,将超出管控范围,不利于生产。
49.且所述凸出部23b向后端弯曲使所述固定元件21与所述弹性扣合臂22之间形成一凹槽26,所述凹槽26设置于所述连接部23的前端面与所述固定元件21的后端面之间。所述防水胶30填充于所述凹槽26中形成一定位部31,所述定位部31套设于所述凸出部23b,且部分所述凸出部23b外露于所述定位部31,以提高所述防水胶30的流动性及固化后的所述防水胶30平整性,同时增强所述连接器100的密封性。
50.请再参阅图2和图3,进一步地,所述外壳40为导电材质制成并包含一顶板41,由所述顶板41的两相对侧缘向下延伸的两侧板 42以及由所述顶板41的后缘向下延伸的一尾板43。所述外壳40 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10的后端,并使所述侧板42盖合于所述绝缘本体10后端的侧壁。所述尾板43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10后端并与所述凸出部23b焊接固定以闭合所述贯通孔11后端,且所述尾板43的下缘设有一缺口43a,所述焊接部27c透过所述缺口43a外露于所述绝缘本体10;以及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尾板43两端的第二焊脚43b,所述第二焊脚43b焊接于所述电路板,且所述第二焊脚43b与所述第一焊脚14c共平面。
5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连接器100透过所述第一焊脚14c与所述第二焊脚14b共平面,所述第一焊脚14c与所述第二焊脚43b 焊接于所述电路板使本实用新型连接器100增强其机械强度。同时,所述连接部23透过喷砂表面加工所述结合层25,以及所述端子27透过镭射表面加工所述嵌合层28,增强所述防水胶30分别与所述结合层25、所述嵌合层28的密合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包含一贯通所述绝缘本体前后端的贯通孔;一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外围的外壳;一组固设于所述贯通孔中的固定元件;一弹性扣合臂,所述弹性扣合臂设有一埋入射出于所述固定元件中的连接部,两个设置于所述连接部两端的并向前延伸的弹性臂,以及一设于所述连接部表面的结合层;复数个的端子,所述端子设有一埋入射出于所述固定元件中的固定部,一由所述固定部向所述贯通孔前端方向延伸的接触部,一由所述固定部向后延伸至所述绝缘本体外的焊接部,以及一设置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焊接部之间的嵌合层,以及一防水胶,所述防水胶分别与所述结合层以及所述嵌合层表面紧迫密合并密封所述贯通孔后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合层包含相互交错分布的复数个凸起以及复数个沟槽,且所述嵌合层表面粗糙度范围为1微米以上,3微米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层的表面粗糙度范围为1微米以上,3微米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孔的两侧壁面分别设有凹陷的避空槽,以及复数个设于所述贯通孔的底面的端子槽;所述弹性臂容置于所述避空槽中,所述各个相邻的端子之间分别设有一间隔块,所述接触部容置于所述端子槽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前端两侧分别设有一向外延伸的延展部,一贯通所述延展部的定位孔,以及套设于所述定位孔中的衬套,所述衬套包含一呈环形的主体部,一由所述衬套前端向所述绝缘本体后端方向折弯延伸的延伸部,以及设于所述延伸部末端的第一焊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含一凸出部以及设置于所述凸出部两端的两连接臂,所述连接臂分别与所述弹性臂连接;且所述凸出部向后端弯曲使所述固定元件与所述弹性扣合臂之间形成一凹槽,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前端面与所述固定元件的后端侧面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胶填充于所述凹槽中形成一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套设于所述凸出部,且所述凸出部部分外露于所述定位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含一顶板,由所述顶板的两相对侧缘向下延伸的两侧板以及由所述顶板的后缘向下延伸的一尾板;所述外壳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后端,并使所述侧板盖合于所述绝缘本体后端的侧壁;而所述尾板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后端与所述凸出部焊接固定以闭合所述贯通孔,且所述尾板的下缘设有一缺口,以及两个分别设于尾板两端的第二焊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器,包含一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包含一贯通所述绝缘本体前后端的贯通孔;一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外围的外壳;一组固设于所述贯通孔中的固定元件;一弹性扣合臂,所述弹性扣合臂设有一埋入射出于所述固定元件中的连接部,以及一设于所述连接部表面的结合层;复数个端子,所述端子设有一固定于所述固定元件中的固定部,一由所述固定部向后延伸至所述绝缘本体外的焊接部,以及一设置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焊接部之间的嵌合层,以及一防水胶,所述防水胶分别与所述结合层以及所述嵌合层表面紧迫密合并密封所述贯通孔后端。端。端。
技术研发人员:張允峰 董志彬 竺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富强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4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9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