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套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次腐蚀加工软片的套准设备。
背景技术:
2.印刷也用使用即图形传播的是将文字、图画、照片、防伪等原稿经制版、施墨、加压等工序,使油墨转移到纸张、纺织品、塑料品、皮革、pvc、pc等材料表面上,批量复制原稿内容的技术。印刷是把经审核批准的印刷版,通过印刷机械及专用油墨转印到承印物的过程,但现有的只能进行目测观察调整软片与版辊相对位置,套准难度极大,不可多次分层制作,精度较差,效率极低,制作出来的图文边缘台阶较大,台阶处极易粘附电化铝,只能制作要求不高的简单图文。
技术实现要素:
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次腐蚀加工软片的套准设备,解决了现有的只能进行目测观察调整软片与版辊相对位置,套准难度极大,不可多次分层制作,精度较差,效率极低,制作出来的图文边缘台阶较大,台阶处极易粘附电化铝,只能制作要求不高的简单图文的问题。
5.(二)技术方案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次腐蚀加工软片的套准设备,包括套准设备本体,所述套准设备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四个第一夹持块,所述套准设备本体的上表面开设有四个第一滑槽,所述套准设备本体内设置有四个转动带,所述套准设备本体内设置有四个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顶端与第一夹持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带的内壁与第一转动杆的外表面相啮合,所述转动带的内壁与第二转动杆的外表面相啮合,所述限位块内壁的上表面与转动带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四个第二转动杆的外表面均开设有齿纹。
7.所述套准设备本体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八个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正面的一端和背面的一端分别与四个第一限位板的相对面铰接,位于左侧前方第二转动杆正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控制杆,所述第一控制杆内套接第二控制杆,所述第二控制杆背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控制块,位于左侧后方第二转动杆正面的一端开设有卡槽,所述套准设备本体内设置有两个齿轮,所述套准设备本体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二限位板,两个齿轮正面的一端和背面的一端分别与四个第二限位板的相对面铰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限位块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滑块,八个第一限位板的相对面均开设有第二滑槽。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滑块铰接在第二滑槽内,所述第一夹持块的形状为u形。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套准设备本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三滑槽,所
述套准设备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二夹持块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弹簧。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弹簧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推块,两个第二夹持块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控制把手。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套准设备本体的正面设置有启动按钮,所述套准设备本体的正面设置有两个维修门。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套准设备本体上表面固定连接两个固定板的相对面均开设有第四滑槽,两个第四滑槽分别与同一个第三控制杆的左端和右端铰接。
14.(三)有益效果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6.1、该多次腐蚀加工软片的套准设备,通过设置第一夹持块、转动带、限位块和第一转动杆,当需要对进行分层时,将第一控制杆进行转动,第一控制杆转动中带通过第一限位板使得第二转动杆与第一转动杆带动转动带转动,通过齿纹和第二限位板从而使得齿轮带动右侧的第一夹持块进行移动,从而使得两个第一夹持块通过第一滑槽向中间移动对物体进行夹持,当需要分层夹取时,将第二控制杆向后推动,到达适当位置后,通过控制块对卡槽进行卡死,随后转动第二控制杆,在转力的作用下带动后方的第二转动杆转动通过齿轮使得后方的两个第一夹持块向中间移动对物体进行夹持,该方式通过转动第一控制杆,在转动带的作用下使得第一夹持块向中间移动,其有效的解决了原先只能进行目测观察调整软片与版辊相对位置,其套准难度较低,限位效果较好,从而使得能够完成更高精度的图文。
17.2、该多次腐蚀加工软片的套准设备,通过设置第二夹持块,通过拉动控制把手使得第二夹持块进行移动,利用推块对物体进行夹持,其推块的材质较为柔软,配合着弹簧,对物体进行夹持,同时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使得推块可微距离自适应的进行调整,从而在不损坏物体的情况下还能夹持的更为稳定。
18.3、该多次腐蚀加工软片的套准设备,通过设置第一夹持块,其套准设备本体上表面有四个第一夹持块,每两个第一夹持块为一组,其形状为u形状,更便于对物体进行夹持,通过转动第一控制杆,或者转动第二控制杆,能够控制两组第一夹持块进行移动,其第一夹持块具有较好的可控性,从而在面对不同尺寸的物体可分层进行输送。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限位块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套准设备本体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套准设备本体、2第一夹持块、3第一滑槽、4转动带、5限位块、6第一转动杆、7第二转动杆、8齿纹、9第一限位板、10第一控制杆、11第二控制杆、12控制块、13卡槽、14滑块、15第二滑槽、16齿轮、17第二限位板、18第三滑槽、19第二夹持块、20弹簧、21控制把手、22推块、23启动按钮、24维修门、25第四滑槽、26第三控制杆。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25.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次腐蚀加工软片的套准设备,包括套准设备本体1,套准设备本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四个第一夹持块2,套准设备本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四个第一滑槽3,套准设备本体1内设置有四个转动带4,套准设备本体1内设置有四个限位块5,限位块5的顶端与第一夹持块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转动带4的内壁与第一转动杆6的外表面相啮合,转动带4的内壁与第二转动杆7的外表面相啮合,限位块5内壁的上表面与转动带4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四个第二转动杆7的外表面均开设有齿纹8。
26.套准设备本体1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八个第一限位板9,第一转动杆6和第二转动杆7正面的一端和背面的一端分别与四个第一限位板9的相对面铰接,位于左侧前方第二转动杆7正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控制杆10,第一控制杆10内套接第二控制杆11,第二控制杆11背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控制块12,位于左侧后方第二转动杆7正面的一端开设有卡槽13,套准设备本体1内设置有两个齿轮16,套准设备本体1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二限位板17,两个齿轮16正面的一端和背面的一端分别与四个第二限位板17的相对面铰接。
27.具体的,如图1所示,套准设备本体1的正面设置有启动按钮23,通过设置启动按钮23,其启动按钮23作为控制端,其材质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弹性和防腐蚀性,从而不易因多次进行按动而导致损坏的问题发生,套准设备本体1的正面设置有两个维修门24,通过设置维修门24,通过将两个维修门24旋转开启,即可对套准设备本体1内壁进行维修或清洁,其开启的方式较为简单,便于使用者操作,所述套准设备1本体上表面固定连接两个固定板的相对面均开设有第四滑槽25,两个第四滑槽25分别与同一个第三控制杆26的左端和右端铰接。
28.具体的,如图2和图4所示,限位块5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4,通过设置滑块14,滑块14与第二滑槽15相配合从而使得限位块5进行滑动,其滑块14和第二滑槽15具有限位控制的效果,有效的防止了限位块5在移动中发生偏离的情况,八个第一限位板9的相对面均开设有第二滑槽15,滑块14铰接在第二滑槽15内,第一夹持块2的形状为u形。
29.具体的,如图4所示,套准设备本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三滑槽18,套准设备本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第二夹持块19,通过设置第二夹持块19,第二夹持块19作为夹持控制端,通过拉动控制把手21使得第二夹持块19进行移动,其作为对物体第一次进行位置调整,其操作较为简单,第二夹持块19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弹簧20,通过设置弹簧20,其弹簧20的材质较为柔软,在对物体进行夹持时能够有效减轻推块22的压力而导致变形的情况发生,弹簧20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推块22,两个第二夹持块19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控制把手21。
3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31.当需要对进行分层时,先将套准设备本体1上方的控制把手21向右拉动,通过齿纹8第三滑槽18使得第二夹持块19滑动,到达适当位置后通过弹簧20和推块22对物体进行限位,随后对准前方的第一夹持块2,将第一控制杆10进行转动,第一控制杆10转动中带通过第一限位板9使得第二转动杆7与第一转动杆6带动转动带4转动,从而限位块5通过滑块14和第二滑槽15进行滑动,通过齿纹8和第二限位板17从而使得齿轮16带动右侧的第一夹持块2进行移动,从而使得两个第一夹持块2通过第一滑槽3向中间移动对物体进行夹持,当需
要分层夹取时,将第二控制杆11向后推动,到达适当位置后,通过控制块12对卡槽13进行卡死,随后转动第二控制杆11,在转力的作用下带动后方的第二转动杆7转动通过齿轮16使得后方的两个第一夹持块2向中间移动对物体进行夹持,通过启动按钮23进行启动,运行中第三控制杆26通过第四滑槽25进行移动。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3.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多次腐蚀加工软片的套准设备,包括套准设备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准设备本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四个第一夹持块(2),所述套准设备本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四个第一滑槽(3),所述套准设备本体(1)内设置有四个转动带(4),所述套准设备本体(1)内设置有四个限位块(5),所述限位块(5)的顶端与第一夹持块(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带(4)的内壁与第一转动杆(6)的外表面相啮合,所述转动带(4)的内壁与第二转动杆(7)的外表面相啮合,所述限位块(5)内壁的上表面与转动带(4)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四个第二转动杆(7)的外表面均开设有齿纹(8);所述套准设备本体(1)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八个第一限位板(9),所述第一转动杆(6)和第二转动杆(7)正面的一端和背面的一端分别与四个第一限位板(9)的相对面铰接,位于左侧前方第二转动杆(7)正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控制杆(10),所述第一控制杆(10)内套接第二控制杆(11),所述第二控制杆(11)背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控制块(12),位于左侧后方第二转动杆(7)正面的一端开设有卡槽(13),所述套准设备本体(1)内设置有两个齿轮(16),所述套准设备本体(1)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二限位板(17),两个齿轮(16)正面的一端和背面的一端分别与四个第二限位板(17)的相对面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次腐蚀加工软片的套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5)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4),八个第一限位板(9)的相对面均开设有第二滑槽(1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次腐蚀加工软片的套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4)铰接在第二滑槽(15)内,所述第一夹持块(2)的形状为u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次腐蚀加工软片的套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准设备本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三滑槽(18),所述套准设备本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第二夹持块(19),所述第二夹持块(19)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弹簧(2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次腐蚀加工软片的套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20)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推块(22),两个第二夹持块(19)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控制把手(2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次腐蚀加工软片的套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准设备本体(1)的正面设置有启动按钮(23),所述套准设备本体(1)的正面设置有两个维修门(24)。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次腐蚀加工软片的套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准设备本体(1)上表面固定连接两个固定板的相对面均开设有第四滑槽(25),两个第四滑槽(25)分别与同一个第三控制杆(26)的左端和右端铰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次腐蚀加工软片的套准设备,属于套准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套准设备本体,所述套准设备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四个第一夹持块,所述套准设备本体的上表面开设有四个第一滑槽,所述套准设备本体内设置有四个转动带。该多次腐蚀加工软片的套准设备,通过设置第一夹持块,将第一控制杆进行转动,第一控制杆转动中带通过第一限位板使得第二转动杆与第一转动杆带动转动带转动,通过齿纹使得齿轮带动第一夹持块进行移动,第一夹持块通过第一滑槽向中间移动对物体进行夹持,该方式其有效的解决了原先只能进行目测观察调整软片与版辊相对位置,其套准难度较低,限位效果较好,从而使得能够完成更高精度的图文。从而使得能够完成更高精度的图文。从而使得能够完成更高精度的图文。
技术研发人员:周江龙 李晋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众泰辊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4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9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