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贴膜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商标贴膜机的循环输送机构。
背景技术:
2.在拉链铭牌等辅料的生产中,有时需要对其上的商标位置进行贴膜以实现保护。现有的贴膜设备大多采用人工半自动贴膜,劳动强度较大。目前市面上也有全自动贴膜(贴标)的设备,如中国专利cn 211683481 u所示,一种用于铭牌的贴膜治具,包括固定支柱,所述固定支柱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定位弹簧,所述定位弹簧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移动板的外表面,所述移动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外表面卡接在与其相配适的滑槽内部,所述滑槽开设在固定底板的上表面,所述移动板的外表面通过定位螺栓与移动杆螺纹连接,所述移动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定位杆,所述移动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定位杆,所述移动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刻度线。
3.而在目前的贴膜设备中,其为了实现流水线生产,通常需要具有较长的生产线,其占地面积大,布线长,不利于投产。
技术实现要素:
4.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商标贴膜机的循环输送机构,解决了现有的应用于贴膜机上输送设备成本较大的问题。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一种商标贴膜机的循环输送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架设有两平行设置的循环导轨,两所述循环导轨的外侧设置一与循环导轨平行设置的传送带及驱动所述传送带运动的带轮与传送电机;两循环导轨的端部均设有垂直于所述循环导轨而设置的垂直导轨,各所述垂直导轨上设置一传送块,所述传送块上固定一与所述循环导轨平行设置的传递导轨,所述传递导轨上连接一用于驱动其在两循环导轨之间往复移动的传递气缸,当所述传递导轨停止时,所述传递导轨与所述循环导轨的端部对齐并抵触;
7.还包括多个可在所述循环导轨与传送导轨上滑动的滑块,各所述滑块上架设有循环块;
8.当所述循环块位于循环导轨上时,所述循环块受传送带驱动连同所述滑块在所述循环导轨上移动;当所述循环块位于传递导轨上时,循环块受传递气缸驱动随传送块而移动。
9.优选的,所述循环块包括基座、由基座向外延伸且平行设置的固定架杆及活动架杆,所述活动架杆设于一可调节活动架杆与固定架杆距离的横移块上。
10.优选的,所述活动架杆上设有一可沿活动架杆长度方向延伸的宽度调节块。
11.优选的,所述基座的下端开设用于循环块整体架设在所述滑块上的内凹槽。
12.优选的,所述固定架杆的上表面设置一嵌置槽,所述嵌置槽内安装一用于夹紧物
料的弹性垫板。
13.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本技术方案采用多组导轨的结构,配合灵活的滑块,实现多个循环块以一个四边形路径进行有序的循环输送,循环块输送过程中均受滑块支撑传递,循环块在循环导轨上时由滑块支撑并由传送带进行持续的推进,在转角位置传递时又由传递导轨配合传递气缸实现滑块在两循环导轨上的传递,这种结构大大减少了传统直线型或曲线形流水线输送的高成本、大占地的情形,也无需大量的循环块保证持续性的循环生产,减少了设备投入初期的成本,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循环块的位移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循环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视角循环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附图标记:1、循环导轨;2、传送带;21、传送电机;3、垂直导轨;4、传递导轨;41、传递气缸;5、滑块;6、循环块;61、基座;62、固定架杆;621、嵌置槽;63、活动架杆;64、横移块;65、宽度调节块;66、内凹槽;67、弹性垫板。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实用新型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21.实施例
22.参考图1及图2,一种商标贴膜机的循环输送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架设有两平行设置的循环导轨1,两所述循环导轨1的外侧设置一与循环导轨1平行设置的传送带2及驱动所述传送带2运动的带轮与传送电机21;两循环导轨1的端部均设有垂直于所述循环导轨1而设置的垂直导轨3,各所述垂直导轨3上设置一传送块,所述传送块上固定一与所述循环导轨1平行设置的传递导轨4,所述传递导轨4上连接一用于驱动其在两循环导轨1之间往复移动的传递气缸41,当所述传递导轨4停止时,所述传递导轨4与所述循环导轨1的端部对齐并抵触;
23.还包括五个可在所述循环导轨1与传送导轨上滑动的滑块5,各所述滑块5上架设有循环块6;
24.当所述循环块6位于循环导轨1上时,所述循环块6受传送带2驱动连同所述滑块5在所述循环导轨1上移动;当所述循环块6位于传递导轨4上时,循环块6受传递气缸41驱动随传送块而移动;
25.本技术方案采用多组导轨的结构,配合灵活的滑块5,实现多个循环块6以一个四边形路径进行有序的循环输送,循环块6输送过程中均受滑块5支撑传递,循环块6在循环导轨1上时由滑块5支撑并由传送带2进行持续的推进,在转角位置传递时又由传递导轨4配合传递气缸41实现滑块5在两循环导轨1上的传递,这种结构大大减少了传统直线型或曲线形流水线输送的高成本、大占地的情形,也无需大量的循环块6保证持续性的循环生产,减少
了设备投入初期的成本,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26.又如图3、图4所示,所述循环块6包括基座61、由基座61向外延伸且平行设置的固定架杆62及活动架杆63,所述活动架杆63设于一可调节活动架杆63与固定架杆62距离的横移块64上;所述活动架杆63上设有一可沿活动架杆63长度方向延伸的宽度调节块65。
27.具体的,所述基座61的下端开设用于循环块6整体架设在所述滑块5上的内凹槽66。
28.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杆62的上表面设置一嵌置槽621,所述嵌置槽621内安装一用于夹紧物料的弹性垫板67;所述嵌置槽621延伸至所述固定架杆62的端部,这样能够根据不同尺寸的物料安装不同长度的弹性垫板67以满足不同尺寸物料贴膜的实际生产需求。
29.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商标贴膜机的循环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架设有两平行设置的循环导轨(1),两所述循环导轨(1)的外侧设置一与循环导轨(1)平行设置的传送带(2)及驱动所述传送带(2)运动的带轮与传送电机(21);两循环导轨(1)的端部均设有垂直于所述循环导轨(1)而设置的垂直导轨(3),各所述垂直导轨(3)上设置一传送块,所述传送块上固定一与所述循环导轨(1)平行设置的传递导轨(4),所述传递导轨(4)上连接一用于驱动其在两循环导轨(1)之间往复移动的传递气缸(41),当所述传递导轨(4)停止时,所述传递导轨(4)与所述循环导轨(1)的端部对齐并抵触;还包括多个可在所述循环导轨(1)与传送导轨上滑动的滑块(5),各所述滑块(5)上架设有循环块(6);当所述循环块(6)位于循环导轨(1)上时,所述循环块(6)受传送带(2)驱动连同所述滑块(5)在所述循环导轨(1)上移动;当所述循环块(6)位于传递导轨(4)上时,循环块(6)受传递气缸(41)驱动随传送块而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商标贴膜机的循环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块(6)包括基座(61)、由基座(61)向外延伸且平行设置的固定架杆(62)及活动架杆(63),所述活动架杆(63)设于一可调节活动架杆(63)与固定架杆(62)距离的横移块(64)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商标贴膜机的循环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架杆(63)上设有一可沿活动架杆(63)长度方向延伸的宽度调节块(65)。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商标贴膜机的循环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61)的下端开设用于循环块(6)整体架设在所述滑块(5)上的内凹槽(66)。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商标贴膜机的循环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杆(62)的上表面设置一嵌置槽(621),所述嵌置槽(621)内安装一用于夹紧物料的弹性垫板(6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贴膜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商标贴膜机的循环输送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架设有两平行设置的循环导轨,两所述循环导轨的外侧设置一与循环导轨平行设置的传送带及驱动所述传送带运动的带轮与传送电机;两循环导轨的端部均设有垂直于所述循环导轨而设置的垂直导轨,各所述垂直导轨上设置一传送块,所述传送块上固定一传递导轨,所述传递导轨上连接一用于驱动其在两循环导轨之间往复移动的传递气缸,当所述传递导轨停止时,所述传递导轨与所述循环导轨的端部对齐并抵触;还包括多个可在所述循环导轨与传送导轨上滑动的滑块,各所述滑块上架设有循环块。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应用于贴膜机上输送设备成本较大的问题。备成本较大的问题。备成本较大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温正武 温卫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泉州喆翔自动化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4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9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