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纤维布胶水烘干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08-19  91



    1.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纤维布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玻璃纤维布烘干系统。


    背景技术:

    2.玻璃纤维布通常用作复合材料中的增强材料、电绝缘材料、绝热保温材料等。为了满足玻璃纤维布相关使用场合的需求,需要在玻璃纤维布的表面涂覆树脂层,以增强玻璃纤维布的绝缘性能、耐腐蚀性能及耐热性能等,玻璃纤维布在涂覆树脂后需要采用烘干设备进行烘干,目前多使用热灯烘干的方式,然而热灯烘干的方式温度过高,加热不均匀,且烘干过程产生的湿气粉尘不能及时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纤维布胶水烘干系统,包括:
    4.烘干炉本体,烘干炉本体的上端开设一进料口,烘干炉本体的下端开设一出料口,烘干炉本体的一侧开设一进风口,烘干炉本体的另一侧开设一出风口,烘干炉本体具有一烘干空间,进料口、出料口、进风口和出风口均与烘干空间连通设置;
    5.进风管道,进风管道的一端连接进风口;
    6.进风风机,进风风机安装于进风管道上;
    7.出风管道,出风管道的一端连接出风口;
    8.出风风机,出风风机安装于出风管道上。
    9.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烘干炉本体呈中空的矩形体结构设置。
    10.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进料口设置于出料口的上方,进料口正对出料口设置。
    11.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进风口的轴线与出风口的轴线平行设置。
    12.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进风口的水平高度大于出风口的水平高度。
    13.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进风管道的另一端连接一热风送风机构。
    14.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第一输送机构靠近进料口设置,第二输送机构靠近出料口设置,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均用于输送玻璃纤维布。
    15.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输送机构包括:第一输送辊组和第二输送辊组,第二输送辊组设置于进料口的正上方,第一输送辊组设置于第二输送辊组远离烘干炉本体的一侧,第二输送辊组的水平高度大于第一输送辊组的水平高度。
    16.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输送机构包括:第三输送辊组和第四输送辊组,第三输送辊组设置于出料口的正下方,第四输送辊组设置于第三输送辊组远离烘干炉本体的一侧,第四输送辊组的水平高度大于第三输送辊组的水平高度。
    17.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上胶机构和裁剪机构,上胶机构设置于第一辊组与第二辊组之间,裁剪机构设置于出料口和第三输送辊组之间。
    18.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提供了一种用于玻璃纤维布的烘干系统,采用热风加热烘干,使得玻璃纤维布受热均匀,出风风机将烘干炉本体内产生的湿气粉尘排出,减少烘干箱本体内热气中水蒸气的含量,使得烘干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玻璃纤维布胶水烘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玻璃纤维布胶水烘干系统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21.附图中:1、烘干炉本体;2、进料口;3、出料口;4、进风口;5、出风口;6、烘干空间;7、进风管道;8、进风风机;9、出风管道;10、出风风机;11、玻璃纤维布;12、第一输送辊组;13、第二输送辊组;14、第三输送辊组;15、第四输送辊组;16、上胶机构;17、裁剪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3.如图1至图2所示,示出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玻璃纤维布胶水烘干系统,包括:
    24.烘干炉本体1,烘干炉本体1的上端开设一进料口2,烘干炉本体1的下端开设一出料口3,烘干炉本体1的一侧开设一进风口4,烘干炉本体1的另一侧开设一出风口5,烘干炉本体1具有一烘干空间6,进料口3、出料口4、进风口5和出风口5均与烘干空间6连通设置;
    25.进风管道7,进风管道7的一端连接进风口4;
    26.进风风机8,进风风机8安装于进风管道上7;
    27.出风管道9,出风管道9的一端连接出风口5;
    28.出风风机10,出风风机10安装于出风管道9上。
    29.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玻璃纤维布匀速通过本烘干空间6,热风送风机构通过进风风机8将热风经由进风管道送入烘干空间6,根据通过烘干空间6的玻璃纤维布11的厚度,调节进风风机8的频率,控制送风量的大小,保证胶水完全烘干即可。烘干胶水后的热风被出风风机10通过出风管道9抽出,出风风机10的频率与进风风机8保持一致,保证烘干空间6内的气压稳定。
    30.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烘干炉本体1呈中空的矩形体结构设置。
    31.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烘干炉本体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一保温层,保证烘干空间6内的温度稳定。
    32.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烘干炉本体1上设置有一观察窗,观察玻璃纤维布11的胶水烘干情况,实时调整热风的温度。
    33.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进料口3设置于出料口4的上方,进料口3正对出料口4设置。
    34.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进风口4的轴线与出风口5的轴线平行设置。
    35.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进风口4的水平高度大于出风口5的水平高度。
    36.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进风管道7的另一端连接一热风送风机构。
    37.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进风管道7的圆周面上设置有一保温层,保证热
    风通过进风管道7时处于较高温度。
    38.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还包括: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第一输送机构靠近进料口3设置,第二输送机构靠近出料口4设置,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均用于输送玻璃纤维布11。
    39.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第一输送机构包括:第一输送辊组12和第二输送辊组13,第二输送辊组13设置于进料口3的正上方,第一输送辊组12设置于第二输送辊组13远离烘干炉本体1的一侧,第二输送辊组13的水平高度大于第一输送辊组12的水平高度。
    40.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第二输送机构包括:第三输送辊组14和第四输送辊组15,第三输送辊组14设置于出料口3的正下方,第四输送辊组设15置于第三输送辊组14远离烘干炉本体1的一侧,第四输送辊组15的水平高度大于第三输送辊组14的水平高度。
    41.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还包括:上胶机构16和裁剪机构17,上胶机构16设置于第一输送辊组12与第二输送辊组13之间,裁剪机构17设置于出料口3和第三输送辊组14之间。
    42.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裁剪机构17包括:两裁剪滚轮和基座,两裁剪滚轮安装于基座上,基座安装于玻璃纤维布11的一侧,两裁剪滚轮安装于玻璃纤维布11长度方向的两侧,两裁剪滚轮抵触玻璃纤维布11的两侧,对玻璃纤维布11进行裁边操作。
    43.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
    44.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
    45.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第一输送机构还包括:送料辊,送料辊设置于上胶机构16远离烘干炉本体1的一侧。
    4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导布辊组、第二导布辊组和检测机构,第一导布辊组设置于第三输送辊组14远离裁剪机构17的一侧,第二导布辊组设置于第一导布辊组远离第三输送辊组14的一侧,检测机构设置于第一导布辊组和第二导布辊组之间。
    4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检测机构包括:检测盒体和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设置于检测盒体内,玻璃纤维布11经由第一导布辊组输送至检测盒体内,湿度传感器可检测玻璃纤维布11的湿度情况,从而判断胶水的烘干程度。
    4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第二输送机构还包括:收料卷筒,收料卷筒设置于第二导布辊组远离烘干炉本体1的一侧,第二导布辊将检测完成后的玻璃纤维布11输送并收卷于收料卷筒上。
    49.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玻璃纤维布胶水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烘干炉本体,所述烘干炉本体的上端开设一进料口,所述烘干炉本体的下端开设一出料口,所述烘干炉本体的一侧开设一进风口,所述烘干炉本体的另一侧开设一出风口,所述烘干炉本体具有一烘干空间,所述进料口、所述出料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均与所述烘干空间连通设置;进风管道,所述进风管道的一端连接所述进风口;进风风机,所述进风风机安装于所述进风管道上;出风管道,所述出风管道的一端连接所述出风口;出风风机,所述出风风机安装于所述出风管道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纤维布胶水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炉本体呈中空的矩形体结构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纤维布胶水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设置于所述出料口的上方,所述进料口正对所述出料口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纤维布胶水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的轴线与所述出风口的轴线平行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纤维布胶水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的水平高度大于所述出风口的水平高度。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纤维布胶水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道的另一端连接一热风送风机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纤维布胶水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靠近所述进料口设置,所述第二输送机构靠近所述出料口设置,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均用于输送玻璃纤维布。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玻璃纤维布胶水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输送机构包括:第一输送辊组和第二输送辊组,所述第二输送辊组设置于所述进料口的正上方,所述第一输送辊组设置于所述第二输送辊组远离所述烘干炉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二输送辊组的水平高度大于所述第一输送辊组的水平高度。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玻璃纤维布胶水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输送机构包括:第三输送辊组和第四输送辊组,所述第三输送辊组设置于所述出料口的正下方,所述第四输送辊组设置于所述第三输送辊组远离所述烘干炉本体的一侧,所述第四输送辊组的水平高度大于所述第三输送辊组的水平高度。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玻璃纤维布胶水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胶机构和裁剪机构,所述上胶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辊组与所述第二输送辊组之间,所述裁剪机构设置于所述出料口和所述第三输送辊组之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玻璃纤维布胶水烘干系统,包括:烘干炉本体,烘干炉本体的上端开设一进料口,烘干炉本体的下端开设一出料口,烘干炉本体的一侧开设一进风口,烘干炉本体的另一侧开设一出风口,烘干炉本体具有一烘干空间,进料口、出料口、进风口和出风口均与烘干空间连通设置;进风管道,进风管道的一端连接进风口;进风风机,进风风机安装于进风管道上;出风管道,出风管道的一端连接出风口;出风风机,出风风机安装于出风管道上。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提供了一种玻璃纤维布的烘干系统,采用热风加热烘干,使得玻璃纤维布受热均匀,出风风机将烘干炉本体内产生的湿气粉尘排出,减少烘干箱本体内热气中水蒸气的含量,使得烘干效果更佳。效果更佳。效果更佳。


    技术研发人员:余亚辉 李云华 徐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宏和电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4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964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