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系统三相输出线路的对地阻抗检测电路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08-19  107


    it系统三相输出线路的对地阻抗检测电路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用电安全检测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it系统三相输出线路的对地阻抗检测电路。


    背景技术:

    2.隔离三相交流电源因其特有的电源特性,在很多场合广泛使用。但在隔离三相交流电源的某一输出线路对地阻抗异常时,隔离三相交流电源的安全特点会丧失,甚至存在安全隐患。例如,当隔离三相交流电源的a相线对地绝缘阻抗较小时,即a相线漏电时,人体触碰到隔离三相交流电源的其它输出线路时可能会发生触电事故。因此,如何检测隔离三相交流电源的输出线路是否漏电至关重要,而目前常规的检测方式只能检测出三相输出线路存在漏电,无法准确地分辨出对地阻抗异常的线路是哪一条输出电源线,且无法实时检测。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it系统三相输出线路的对地阻抗检测电路,以解决现有检测方式无法准确分辨出三相输出线路的漏电情况,且无法实时检测的技术问题。
    4.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it系统三相输出线路的对地阻抗检测电路,包括:
    5.电源电路,用于给各个电路供电;
    6.a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用于检测a相线是否漏电并输出第一检测信号;
    7.b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用于检测b相线是否漏电并输出第二检测信号;
    8.c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用于检测c相线是否漏电并输出第三检测信号;
    9.n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用于检测n相线是否漏电并输出第四检测信号;
    10.信号叠加处理电路,分别与所述a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b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c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和n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一检测信号、第二检测信号、第三检测信号和第四检测信号进行叠加处理并输出第五检测信号;
    11.分析电路,分别与所述a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b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c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n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和信号叠加处理电路连接,用于基于第一检测信号、第二检测信号、第三检测信号、第四检测信号和第五检测信号综合判断三相输出线路是否漏电并确定漏电线路。
    12.进一步地,所述a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5、电阻r7、电阻r8、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4、电容c23、电容c22和放大器u2a,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与a相线连接,电阻r1的第二端与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4的第二端与电阻r6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6的第二端与电阻r7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7的第二端与电阻r11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11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8的第一端、电阻r12的第一端、电容c23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12的第二端、电容c23的第二端与地线连接,电阻r8的第二端
    与放大器u2a的正极输入端连接,电阻r2的第一端接地,电阻r2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3的第一端、放大器u2a的负极输入端连接,放大器u2a的输出端分别与电阻r3的第二端、电阻r14的第一端、电容c22的第一端、信号叠加处理电路连接,电容c22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5的第二端、电阻r10的第一端、分析电路连接,电阻r14的第二端、电阻r10的第二端接地,电阻r5的第一端与电源电路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b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20、电阻r21、电阻r23、电阻r25、电阻r26、电阻r29、电阻r31、电阻r32、电阻r36、电阻r39、电容c27、电容c25和放大器u2b,电阻r20的第一端与b相线连接,电阻r20的第二端与电阻r23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23的第二端与电阻r25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25的第二端与电阻r31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31的第二端与电阻r36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36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26的第一端、电容c27的第一端、电阻r39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26的第二端与放大器u2b的正极输入端连接,电容c27的第二端、电阻r39的第二端均与地线连接,电阻r15的第一端接地,电阻r15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16的第一端、放大器u2b的负极输入端连接,放大器u2b的输出端分别与电容c25的第一端、电阻r16的第二端、电阻r32的第一端、信号叠加处理电路连接,电容c25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21的第二端、电阻r29的第一端、分析电路连接,电阻r29的第二端、电阻r32的第二端接地,电阻r21的第一端与电源电路连接。
    14.进一步地,所述c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40、电阻r41、电阻r42、电阻r43、电阻r45、电阻r47、电阻r48、电阻r50、电阻r51、电阻r53、电阻r55、电阻r58、电容c31、电容c30和放大器u2c,所述电阻r42的第一端与c相线连接,电阻r42的第二端与电阻r45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45的第二端与电阻r47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47的第二端与电阻r50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50的第二端与电阻r55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55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48的第一端、电容c31的第一端、电阻r58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48的第二端与放大器u2c的正极输入端连接,电容c31的第二端、电阻r58的第二端均与地线连接,电阻r40的第一端接地,电阻r40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41的第一端、放大器u2c的负极输入端连接,放大器u2c的输出端分别与电容c30的第一端、电阻r41的第二端、电阻r53的第一端、信号叠加处理电路连接,电容c30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43的第二端、电阻r51的第一端、分析电路连接,电阻r51的第二端、电阻r53的第二端接地,电阻r43的第一端与电源电路连接。
    15.进一步地,所述n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19、电阻r22、电阻r24、电阻r27、电阻r28、电阻r30、电阻r33、电阻r34、电阻r35、电阻r37、电阻r38、电容c26、电容c28和放大器u2d,所述电阻r19的第一端与n相线连接,电阻r19的第二端与电阻r24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24的第二端与电阻r27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27的第二端与电阻r33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33的第二端与电阻r37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37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28的第一端、电容c28的第一端、电阻r35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28的第二端与放大器u2d的正极输入端连接,电容c28的第二端、电阻r35的第二端、电阻r38的第一端均与地线连接,电阻r18的第一端接地,电阻r18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17的第一端、放大器u2d的负极输入端连接,放大器u2d的输出端分别与电容c26的第一端、电阻r17的第二端、电阻r34的第一端、信号叠加处理电路连接,电容c26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22的第二端、电阻r30的第一端、分析电路连接,电阻r30的第二端、电阻r34的第二端、电阻r38的第二端接地,电阻r22的第一端与电源电路连接。
    16.进一步地,所述信号叠加处理电路包括电阻r46、电阻r49、电阻r54、电阻r56、电容c29、电阻r57、电阻r44和电阻r52,所述电阻r46的第一端与a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连接,电阻r49的第一端与b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连接,电阻r54的第一端与c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连接,电阻r56的第一端与n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连接,电阻r46的第二端、电阻r49的第二端、电阻r54的第二端、电阻r56的第二端均与电容c29的第一端、电阻r57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29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44的第二端、电阻r52的第一端、分析电路连接,电阻r52的第二端、电阻r57的第二端接地,电阻r44的第一端与电源电路连接。
    17.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第一电压转换电路、第二电压转换电路和第三电压转换电路,所述第一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相线和零线连接,所述第二电压转换电路、第三电压转换电路均与第一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压转换电路用于将市电220v交流电压转换为5v直流电压,所述第二电压转换电路用于将5v直流电压转换为
    ±
    5v,所述第三电压转换电路用于将5v直流电压转换为3.3v。
    1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压转换电路包括自恢复保险丝f1、电容c1、第一电压转换模块dy2、电容c8和电容c9,所述自恢复保险丝f1的第一端与相线连接,自恢复保险丝f1的第一端与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1的第二端与第一电压转换模块dy2的正极输入端连接,第一电压转换模块dy2的负极输入端分别与电容c1的第二端、零线连接,第一电压转换模块dy2的正极输出端分别与电容c8的第一端、电容c9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8的第二端、电容c9的第二端、第一电压转换模块dy2的负极输出端均接地。
    1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压转换电路包括第二电压转换模块dy1、极性电容c5、电容c2、极性电容c3、电容c4、电容c6、电容c7和极性电容c10,所述第二电压转换模块dy1的正极输入端、极性电容c5的正极端与第一电压转换模块dy2的正极输入端连接,第二电压转换模块dy1的负极输入端、极性电容c5的负极端、电容c6的第一端、电容c7的第一端、极性电容c10的正极端、电容c2的第二端、电容c4的第二端、极性电容c3的负极端均接地,电容c2的第一端、极性电容c3的正极端、电容c4的第一端与第二电压转换模块dy1的正极输出端连接,电容c6的第二端、极性电容c10的负极端、电容c7的第二端与第二电压转换模块dy1的负极输出端连接。
    20.进一步地,当第一检测信号、第二检测信号、第三检测信号、第四检测信号、第五检测信号均在预设范围内时,则判定三相输出线路不存在漏电;当第一检测信号和第三检测信号均小于预设范围,而第二检测信号、第四检测信号和第五检测信号均大于预设范围时,则判定三相输出线路的a相线存在漏电;当第一检测信号和第二检测信号均小于预设范围,而第三检测信号、第四检测信号和第五检测信号均大于预设范围时,则判定三相输出线路的b相线存在漏电;当第二检测信号和第三检测信号均小于预设范围,而第一检测信号、第四检测信号和第五检测信号均大于预设范围时,则判定三相输出线路的c相线存在漏电;当第一检测信号、第二检测信号、第三检测信号和第五检测信号均大于预设范围,而第四检测信号小于预设范围时,则判定三相输出线路的n相线存在漏电;当第五检测信号小于预设范围,且第一检测信号、第二检测信号、第三检测信号、第四检测信号中有两个检测信号小于预设范围,两个检测信号大于预设范围,则判定小于预设范围的两个检测信号所对应的相线存在漏电。
    21.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
    22.本发明的it系统三相输出线路的对地阻抗检测电路,通过a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检测a相线是否存在漏电并输出第一检测信号,通过b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检测b相线是否存在漏电并输出第二检测信号,通过c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检测c相线是否存在漏电并输出第三检测信号,通过n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检测n相线是否存在漏电并输出第四检测信号,并通过信号叠加处理电路对第一检测信号、第二检测信号、第三检测信号和第四检测信号进行叠加处理后输出第五检测信号,最后,通过分析电路基于五个检测信号综合判断三相输出线路是否漏电,并且可以准确地分辨出漏电线路,大大提升了漏电检测的准确率,而且可以实现实时在线检测,确保了三相输出线路使用的安全性。
    23.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24.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5.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it系统三相输出线路的对地阻抗检测电路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电源电路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27.图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a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28.图4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b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29.图5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c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30.图6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n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31.图7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信号叠加处理电路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32.图8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分析电路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33.附图标记说明
    34.1、电源电路;2、a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3、b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4、c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5、n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6、信号叠加处理电路;7、分析电路;11、第一电压转换电路;12、第二电压转换电路;13、第三电压转换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3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下述所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36.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it系统三相输出线路的对地阻抗检测电路,包括:
    37.电源电路1,用于给各个电路供电;
    38.a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2,用于检测a相线是否漏电并输出第一检测信号;
    39.b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3,用于检测b相线是否漏电并输出第二检测信号;
    40.c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4,用于检测c相线是否漏电并输出第三检测信号;
    41.n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5,用于检测n相线是否漏电并输出第四检测信号;
    42.信号叠加处理电路6,分别与所述a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2、b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
    3、c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4和n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5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一检测信号、第二检测信号、第三检测信号和第四检测信号进行叠加处理并输出第五检测信号;
    43.分析电路7,分别与所述a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2、b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3、c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4、n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5和信号叠加处理电路6连接,用于基于第一检测信号、第二检测信号、第三检测信号、第四检测信号和第五检测信号综合判断三相输出线路是否漏电并确定漏电线路。
    44.可以理解,本实施例的it系统三相输出线路的对地阻抗检测电路,通过a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2检测a相线是否存在漏电并输出第一检测信号,通过b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3检测b相线是否存在漏电并输出第二检测信号,通过c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4检测c相线是否存在漏电并输出第三检测信号,通过n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5检测n相线是否存在漏电并输出第四检测信号,并通过信号叠加处理电路6对第一检测信号、第二检测信号、第三检测信号和第四检测信号进行叠加处理后输出第五检测信号,最后,通过分析电路7基于五个检测信号综合判断三相输出线路是否漏电,并且可以准确地分辨出漏电线路,大大提升了漏电检测的准确率,而且可以实现实时在线检测,确保了三相输出线路使用的安全性。
    45.可以理解,如图2所示,所述电源电路1包括第一电压转换电路11、第二电压转换电路12和第三电压转换电路13,所述第一电压转换电路11的输入端分别与三相输出线路中的一条相线和零线连接,所述第二电压转换电路12、第三电压转换电路13均与第一电压转换电路1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压转换电路11用于将市电220v交流电压转换为5v直流电压,所述第二电压转换电路12用于将5v直流电压转换为
    ±
    5v,所述第三电压转换电路13用于将5v直流电压转换为3.3v。通过电源电路1可以为其它电路稳定提供5v、
    ±
    5v、3.3v的工作电压,保证其它电路可以正常工作。
    46.具体地,所述第一电压转换电路11包括自恢复保险丝f1、电容c1、第一电压转换模块dy2、电容c8和电容c9,所述自恢复保险丝f1的第一端与相线连接,自恢复保险丝f1的第一端与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1的第二端与第一电压转换模块dy2的正极输入端连接,第一电压转换模块dy2的负极输入端分别与电容c1的第二端、零线连接,第一电压转换模块dy2的正极输出端分别与电容c8的第一端、电容c9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8的第二端、电容c9的第二端、第一电压转换模块dy2的负极输出端均接地。其中,电容c1的型号为275v/0.33μf,第一电压转换模块dy2的型号为ap05n07,极性电容c5的型号为1000μf/16v。
    47.所述第二电压转换电路12包括第二电压转换模块dy1、极性电容c5、电容c2、极性电容c3、电容c4、电容c6、电容c7和极性电容c10,所述第二电压转换模块dy1的正极输入端、极性电容c5的正极端与第一电压转换模块dy2的正极输入端连接,第二电压转换模块dy1的负极输入端、极性电容c5的负极端、电容c6的第一端、电容c7的第一端、极性电容c10的正极端、电容c2的第二端、电容c4的第二端、极性电容c3的负极端均接地,电容c2的第一端、极性电容c3的正极端、电容c4的第一端与第二电压转换模块dy1的正极输出端连接,电容c6的第二端、极性电容c10的负极端、电容c7的第二端与第二电压转换模块dy1的负极输出端连接。其中,极性电容c3和极性电容c10的型号为1000μf/16v,第二电压转换模块dy1的型号为e0505s-1w。
    48.所述第三电压转换电路13包括极性电容c19、电容c11、电容c12、电容c13、第三电压转换模块u1、电容c4、电容c15、电容c16、电感l1、电感l2、电容c17和极性电容c18,极性电
    容c19的正极端、电容c11的第一端、电容c12的第一端、电容c13的第一端、第三电压转换模块u1的输入端均与第一电压转换模块dy2的正极输出端连接,电容c14的第一端、电容c15的第一端、电容c16的第一端、电感l1的第一端均与第三电压转换模块u1的输出端连接,电感l1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17的第一端、极性电容c18的正极端、相线绝缘检测电路2、分析电路7连接,极性电容c19的负极端、电容c11的第二端、电容c12的第二端、电容c13的第二端、电容c14的第二端、电容c15的第二端、电容c16的第二端、电感l2的两端、电容c17的第二端、极性电容c18的负极端均接地。其中,极性电容c19和极性电容c18的型号为10μf/10v,第三电压转换模块u1的型号为ams1117-3.3,电感l1和电感l2的电感值为10μh。
    49.可以理解,如图3所示,所述a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2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5、电阻r7、电阻r8、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4、电容c23、电容c22和放大器u2a,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与a相线连接,电阻r1的第二端与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4的第二端与电阻r6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6的第二端与电阻r7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7的第二端与电阻r11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11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8的第一端、电阻r12的第一端、电容c23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12的第二端、电容c23的第二端与地线连接,电阻r8的第二端与放大器u2a的正极输入端连接,电阻r2的第一端接地,电阻r2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3的第一端、放大器u2a的负极输入端连接,放大器u2a的输出端分别与电阻r3的第二端、电阻r14的第一端、电容c22的第一端、信号叠加处理电路6连接,电容c22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5的第二端、电阻r10的第一端、分析电路7连接,电阻r14的第二端、电阻r10的第二端接地,电阻r5的第一端与电源电路1连接,具体与电感l1的第二端连接,以接入3.3v电压。另外,所述放大器u2a的电源端还分别与第二电压转换模块dy1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连接,以接入
    ±
    5v的工作电压。其中,电阻r5、电阻r10的阻值为20kω,电阻r12的阻值为1kω。
    50.可以理解,如图4所示,所述b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3包括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20、电阻r21、电阻r23、电阻r25、电阻r26、电阻r29、电阻r31、电阻r32、电阻r36、电阻r39、电容c27、电容c25和放大器u2b,电阻r20的第一端与b相线连接,电阻r20的第二端与电阻r23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23的第二端与电阻r25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25的第二端与电阻r31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31的第二端与电阻r36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36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26的第一端、电容c27的第一端、电阻r39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26的第二端与放大器u2b的正极输入端连接,电容c27的第二端、电阻r39的第二端均与地线连接,电阻r15的第一端接地,电阻r15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16的第一端、放大器u2b的负极输入端连接,放大器u2b的输出端分别与电容c25的第一端、电阻r16的第二端、电阻r32的第一端、信号叠加处理电路6连接,电容c25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21的第二端、电阻r29的第一端、分析电路7连接,电阻r29的第二端、电阻r32的第二端接地,电阻r21的第一端与电源电路1连接,具体与电感l1的第二端连接,以接入3.3v电压。另外,所述放大器u2b的电源端还分别与第二电压转换模块dy1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连接,以接入
    ±
    5v的工作电压。其中,电阻r21、电阻r29的阻值为20kω,电阻r39的阻值为1kω。
    51.可以理解,如图5所示,所述c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4包括电阻r40、电阻r41、电阻r42、电阻r43、电阻r45、电阻r47、电阻r48、电阻r50、电阻r51、电阻r53、电阻r55、电阻r58、电容c31、电容c30和放大器u2c,所述电阻r42的第一端与c相线连接,电阻r42的第二端与电阻r45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45的第二端与电阻r47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47的第二端与电阻
    r50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50的第二端与电阻r55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55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48的第一端、电容c31的第一端、电阻r58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48的第二端与放大器u2c的正极输入端连接,电容c31的第二端、电阻r58的第二端均与地线连接,电阻r40的第一端接地,电阻r40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41的第一端、放大器u2c的负极输入端连接,放大器u2c的输出端分别与电容c30的第一端、电阻r41的第二端、电阻r53的第一端、信号叠加处理电路6连接,电容c30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43的第二端、电阻r51的第一端、分析电路7连接,电阻r51的第二端、电阻r53的第二端接地,电阻r43的第一端与电源电路1连接,具体与电感l1的第二端连接,以接入3.3v电压。另外,所述放大器u2c的电源端还分别与第二电压转换模块dy1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连接,以接入
    ±
    5v的工作电压。其中,电阻r43、电阻r51的阻值为20kω,电阻r58的阻值为1kω。
    52.可以理解,如图6所示,所述n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5包括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19、电阻r22、电阻r24、电阻r27、电阻r28、电阻r30、电阻r33、电阻r34、电阻r35、电阻r37、电阻r38、电容c26、电容c28和放大器u2d,所述电阻r19的第一端与n相线连接,电阻r19的第二端与电阻r24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24的第二端与电阻r27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27的第二端与电阻r33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33的第二端与电阻r37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37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28的第一端、电容c28的第一端、电阻r35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28的第二端与放大器u2d的正极输入端连接,电容c28的第二端、电阻r35的第二端、电阻r38的第一端均与地线连接,电阻r18的第一端接地,电阻r18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17的第一端、放大器u2d的负极输入端连接,放大器u2d的输出端分别与电容c26的第一端、电阻r17的第二端、电阻r34的第一端、信号叠加处理电路6连接,电容c26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22的第二端、电阻r30的第一端、分析电路7连接,电阻r30的第二端、电阻r34的第二端、电阻r38的第二端接地,电阻r22的第一端与电源电路1连接,具体与电感l1的第二端连接,以接入3.3v电压。另外,所述放大器u2d的电源端还分别与第二电压转换模块dy1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连接,以接入
    ±
    5v的工作电压。
    53.可以理解,如图7所示,所述信号叠加处理电路6包括电阻r46、电阻r49、电阻r54、电阻r56、电容c29、电阻r57、电阻r44和电阻r52,所述电阻r46的第一端与a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2连接,电阻r49的第一端与b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3连接,电阻r54的第一端与c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4连接,电阻r56的第一端与n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5连接,电阻r46的第二端、电阻r49的第二端、电阻r54的第二端、电阻r56的第二端均与电容c29的第一端、电阻r57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29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44的第二端、电阻r52的第一端、分析电路7连接,电阻r52的第二端、电阻r57的第二端接地,电阻r44的第一端与电源电路1连接。
    54.可以理解,所述a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2、b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3、c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4、n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5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基本相同,故在此以a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2的工作原理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其它电路的工作原理在此不再赘述。在a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2中,电阻r1、电阻r4、电阻r6、电阻r7和电阻r11这五个串接电阻起到降压作用,可以有效地降低电阻r12和电阻r8所承载的电压值,防止输入放大器u2a的电压过大。当a相线对地绝缘阻抗正常时,即a相线未漏电时,输入放大器u2a的电压值较大,经放大器u2a放大后输出至分析电路7,当分析电路7判断放大器u2a的电压输出值在预设范围内时,则判定a相线对地绝缘阻抗正常。而当a相线对地绝缘阻抗异常时,即a相线漏电时,输入放
    大器u2a的电压值变小,经过放大器u2a的放大作用,放大器u2a输出的电压值减小的更多,此时,分析电路7判断放大器u2a的电压输出值小于预设范围,则初步判定a相线存在漏电。
    55.而在信号叠加处理电路6中,放大器u2a、u2b、u2c、u2d放大后的信号同时输入,四个检测信号进行叠加后输出至分析电路7。当三根火线和零线对地绝缘阻抗均正常的情况下,分析电路7可以判断出叠加后得到的第五检测信号的电压值在预设范围内,则判定三根火线和零线均未漏电。而当任一根输出线路出现漏电时,则第五检测信号的电压值会大于预设范围,则判定有一条输出线路漏电,但无法分辨出具体是哪一条,再结合第一检测信号、第二检测信号、第三检测信号和第四检测信号的变化即可准确分辨出漏电线路,即哪条输出线路对应的检测信号的电压值小于预设范围时则存在漏电情况。例如,当a相线漏电时,第一检测信号的电压值会变小,而第二检测信号的电压值会变大,第三检测信号的电压值会变小,第四检测信号的电压值会变大,第五检测信号的电压值会变大。即当某一根火线漏电时,其对应的检测信号的电压值会变小,而与之相差120
    °
    相位的相线所对应的检测信号的电压值会变大,与之相差240
    °
    相位的相线所对应的检测信号的电压值会变小,n相线对应的检测信号的电压值会变大,经过a、b、c、n相所对应的检测信号叠加后的信号则会变大。而当零线漏电时,其对应的检测信号的电压值会变小,而三根火线对应的检测信号会变大,四个检测信号叠加后的电压值会变大。而当有两条输出线路出现漏电时,两条漏电线路对应的检测信号的电压值均小于预设范围,其余两条线路对应的检测信号的电压值则会大于预设范围,第五检测信号的电压值则会小于预设范围。
    56.另外,可以理解,所述预设范围是指以正常情况下每个检测信号的电压值为基础加上合理的误差范围得到,每个检测信号对应的预设范围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具体根据需要进行设定,例如通过调节对应电路中的降压电阻的阻值来实现。
    57.可以理解,本发明中漏电线路的判断逻辑可总结为:
    58.当第一检测信号、第二检测信号、第三检测信号、第四检测信号、第五检测信号均在预设范围内时,则判定三相输出线路不存在漏电;当第一检测信号和第三检测信号均小于预设范围,而第二检测信号、第四检测信号和第五检测信号均大于预设范围时,则判定三相输出线路的a相线存在漏电;当第一检测信号和第二检测信号均小于预设范围,而第三检测信号、第四检测信号和第五检测信号均大于预设范围时,则判定三相输出线路的b相线存在漏电;当第二检测信号和第三检测信号均小于预设范围,而第一检测信号、第四检测信号和第五检测信号均大于预设范围时,则判定三相输出线路的c相线存在漏电;当第一检测信号、第二检测信号、第三检测信号和第五检测信号均大于预设范围,而第四检测信号小于预设范围时,则判定三相输出线路的n相线存在漏电;当第五检测信号小于预设范围,且第一检测信号、第二检测信号、第三检测信号、第四检测信号中有两个检测信号小于预设范围,两个检测信号大于预设范围,则判定小于预设范围的两个检测信号所对应的相线存在漏电。
    59.可以理解,如图8所示,所述分析电路7采用mpu及其外围电路。
    6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it系统三相输出线路的对地阻抗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电路(1),用于给各个电路供电;a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2),用于检测a相线是否漏电并输出第一检测信号;b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3),用于检测b相线是否漏电并输出第二检测信号;c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4),用于检测c相线是否漏电并输出第三检测信号;n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5),用于检测n相线是否漏电并输出第四检测信号;信号叠加处理电路(6),分别与所述a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2)、b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3)、c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4)和n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5)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一检测信号、第二检测信号、第三检测信号和第四检测信号进行叠加处理并输出第五检测信号;分析电路(7),分别与所述a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2)、b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3)、c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4)、n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5)和信号叠加处理电路(6)连接,用于基于第一检测信号、第二检测信号、第三检测信号、第四检测信号和第五检测信号综合判断三相输出线路是否漏电并确定漏电线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it系统三相输出线路的对地阻抗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a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2)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5、电阻r7、电阻r8、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4、电容c23、电容c22和放大器u2a,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与a相线连接,电阻r1的第二端与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4的第二端与电阻r6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6的第二端与电阻r7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7的第二端与电阻r11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11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8的第一端、电阻r12的第一端、电容c23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12的第二端、电容c23的第二端与地线连接,电阻r8的第二端与放大器u2a的正极输入端连接,电阻r2的第一端接地,电阻r2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3的第一端、放大器u2a的负极输入端连接,放大器u2a的输出端分别与电阻r3的第二端、电阻r14的第一端、电容c22的第一端、信号叠加处理电路(6)连接,电容c22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5的第二端、电阻r10的第一端、分析电路(7)连接,电阻r14的第二端、电阻r10的第二端接地,电阻r5的第一端与电源电路(1)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it系统三相输出线路的对地阻抗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b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3)包括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20、电阻r21、电阻r23、电阻r25、电阻r26、电阻r29、电阻r31、电阻r32、电阻r36、电阻r39、电容c27、电容c25和放大器u2b,电阻r20的第一端与b相线连接,电阻r20的第二端与电阻r23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23的第二端与电阻r25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25的第二端与电阻r31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31的第二端与电阻r36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36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26的第一端、电容c27的第一端、电阻r39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26的第二端与放大器u2b的正极输入端连接,电容c27的第二端、电阻r39的第二端均与地线连接,电阻r15的第一端接地,电阻r15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16的第一端、放大器u2b的负极输入端连接,放大器u2b的输出端分别与电容c25的第一端、电阻r16的第二端、电阻r32的第一端、信号叠加处理电路(6)连接,电容c25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21的第二端、电阻r29的第一端、分析电路(7)连接,电阻r29的第二端、电阻r32的第二端接地,电阻r21的第一端与电源电路(1)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it系统三相输出线路的对地阻抗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c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4)包括电阻r40、电阻r41、电阻r42、电阻r43、电阻r45、电阻r47、电阻
    r48、电阻r50、电阻r51、电阻r53、电阻r55、电阻r58、电容c31、电容c30和放大器u2c,所述电阻r42的第一端与c相线连接,电阻r42的第二端与电阻r45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45的第二端与电阻r47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47的第二端与电阻r50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50的第二端与电阻r55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55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48的第一端、电容c31的第一端、电阻r58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48的第二端与放大器u2c的正极输入端连接,电容c31的第二端、电阻r58的第二端均与地线连接,电阻r40的第一端接地,电阻r40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41的第一端、放大器u2c的负极输入端连接,放大器u2c的输出端分别与电容c30的第一端、电阻r41的第二端、电阻r53的第一端、信号叠加处理电路(6)连接,电容c30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43的第二端、电阻r51的第一端、分析电路(7)连接,电阻r51的第二端、电阻r53的第二端接地,电阻r43的第一端与电源电路(1)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it系统三相输出线路的对地阻抗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n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5)包括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19、电阻r22、电阻r24、电阻r27、电阻r28、电阻r30、电阻r33、电阻r34、电阻r35、电阻r37、电阻r38、电容c26、电容c28和放大器u2d,所述电阻r19的第一端与n相线连接,电阻r19的第二端与电阻r24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24的第二端与电阻r27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27的第二端与电阻r33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33的第二端与电阻r37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37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28的第一端、电容c28的第一端、电阻r35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28的第二端与放大器u2d的正极输入端连接,电容c28的第二端、电阻r35的第二端、电阻r38的第一端均与地线连接,电阻r18的第一端接地,电阻r18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17的第一端、放大器u2d的负极输入端连接,放大器u2d的输出端分别与电容c26的第一端、电阻r17的第二端、电阻r34的第一端、信号叠加处理电路(6)连接,电容c26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22的第二端、电阻r30的第一端、分析电路(7)连接,电阻r30的第二端、电阻r34的第二端、电阻r38的第二端接地,电阻r22的第一端与电源电路(1)连接。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it系统三相输出线路的对地阻抗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叠加处理电路(6)包括电阻r46、电阻r49、电阻r54、电阻r56、电容c29、电阻r57、电阻r44和电阻r52,所述电阻r46的第一端与a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2)连接,电阻r49的第一端与b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3)连接,电阻r54的第一端与c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4)连接,电阻r56的第一端与n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5)连接,电阻r46的第二端、电阻r49的第二端、电阻r54的第二端、电阻r56的第二端均与电容c29的第一端、电阻r57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29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44的第二端、电阻r52的第一端、分析电路(7)连接,电阻r52的第二端、电阻r57的第二端接地,电阻r44的第一端与电源电路(1)连接。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it系统三相输出线路的对地阻抗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1)包括第一电压转换电路(11)、第二电压转换电路(12)和第三电压转换电路(13),所述第一电压转换电路(11)的输入端分别与相线和零线连接,所述第二电压转换电路(12)、第三电压转换电路(13)均与第一电压转换电路(1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压转换电路(11)用于将市电220v交流电压转换为5v直流电压,所述第二电压转换电路(12)用于将5v直流电压转换为
    ±
    5v,所述第三电压转换电路(13)用于将5v直流电压转换为3.3v。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it系统三相输出线路的对地阻抗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转换电路(11)包括自恢复保险丝f1、电容c1、第一电压转换模块dy2、电容c8和电容
    c9,所述自恢复保险丝f1的第一端与相线连接,自恢复保险丝f1的第一端与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1的第二端与第一电压转换模块dy2的正极输入端连接,第一电压转换模块dy2的负极输入端分别与电容c1的第二端、零线连接,第一电压转换模块dy2的正极输出端分别与电容c8的第一端、电容c9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8的第二端、电容c9的第二端、第一电压转换模块dy2的负极输出端均接地。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it系统三相输出线路的对地阻抗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压转换电路(12)包括第二电压转换模块dy1、极性电容c5、电容c2、极性电容c3、电容c4、电容c6、电容c7和极性电容c10,所述第二电压转换模块dy1的正极输入端、极性电容c5的正极端与第一电压转换模块dy2的正极输入端连接,第二电压转换模块dy1的负极输入端、极性电容c5的负极端、电容c6的第一端、电容c7的第一端、极性电容c10的正极端、电容c2的第二端、电容c4的第二端、极性电容c3的负极端均接地,电容c2的第一端、极性电容c3的正极端、电容c4的第一端与第二电压转换模块dy1的正极输出端连接,电容c6的第二端、极性电容c10的负极端、电容c7的第二端与第二电压转换模块dy1的负极输出端连接。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it系统三相输出线路的对地阻抗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当第一检测信号、第二检测信号、第三检测信号、第四检测信号、第五检测信号均在预设范围内时,则判定三相输出线路不存在漏电;当第一检测信号和第三检测信号均小于预设范围,而第二检测信号、第四检测信号和第五检测信号均大于预设范围时,则判定三相输出线路的a相线存在漏电;当第一检测信号和第二检测信号均小于预设范围,而第三检测信号、第四检测信号和第五检测信号均大于预设范围时,则判定三相输出线路的b相线存在漏电;当第二检测信号和第三检测信号均小于预设范围,而第一检测信号、第四检测信号和第五检测信号均大于预设范围时,则判定三相输出线路的c相线存在漏电;当第一检测信号、第二检测信号、第三检测信号和第五检测信号均大于预设范围,而第四检测信号小于预设范围时,则判定三相输出线路的n相线存在漏电;当第五检测信号小于预设范围,且第一检测信号、第二检测信号、第三检测信号、第四检测信号中有两个检测信号小于预设范围,两个检测信号大于预设范围,则判定小于预设范围的两个检测信号所对应的相线存在漏电。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IT系统三相输出线路的对地阻抗检测电路,其通过A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检测A相线是否存在漏电并输出第一检测信号,通过B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检测B相线是否存在漏电并输出第二检测信号,通过C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检测C相线是否存在漏电并输出第三检测信号,通过N相对地阻抗检测电路检测N相线是否存在漏电并输出第四检测信号,并通过信号叠加处理电路对第一检测信号、第二检测信号、第三检测信号和第四检测信号进行叠加后输出第五检测信号,最后通过分析电路基于五个检测信号综合判断三相输出线路是否漏电,准确地分辨出漏电线路,大大提升了漏电检测的准确率,而且实现实时在线检测,确保了三相输出线路使用的安全性。的安全性。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世军 杜鑫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小快智造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2.18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965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