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蝶板侧装式双板蝶阀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08-19  93



    1.本实用新型涉及蝶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蝶板侧装式双板蝶阀。


    背景技术:

    [0002]“低压缸切缸”改造后,需将原连通管和带有通流孔或者机械限位的供热蝶阀更换为新的连通管和能够完全密封的蝶阀,并在连通管上增设一路旁路以调节进入低压缸的冷却蒸汽量,冷却蒸汽旁路设置调节阀和流量计或流量显示装置,汽轮机低压进口处设置温度测点和压力测点,这种改造方式费用高,工期长,性能不稳定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小蝶板侧装式双板蝶阀。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小蝶板侧装式双板蝶阀,包括阀体和阀杆,所述阀体内形成阀腔,所述阀腔内设置蝶板,所述阀杆的一端伸入阀腔与蝶板连接,所述阀腔内设置微调蝶板装置,所述蝶板的一侧设置对应微调蝶板装置的流量调节孔,所述微调蝶板装置包括微调蝶板和微调蝶板传动组件,所述微调蝶板传动组件的一端水平伸入阀腔,且所述微调蝶板传动组件垂直于阀杆设置,所述微调蝶板设置在微调蝶板传动组件伸入阀腔的一端,所述微调蝶板具有密封端,所述密封端伸入流量调节孔对流量调节孔进行密封,且所述微调蝶板传动组件能够带动微调蝶板在阀腔内转动,并对流量调节孔进行启闭控制。
    [0006]
    较佳的,所述微调蝶板以及与微调蝶板连接的微调蝶板传动组件设置在与蝶板转动方向相反的一侧。
    [0007]
    较佳的,所述微调蝶板传动组件包括微调阀杆和微调蝶板动力源,所述微调阀杆的一端与微调蝶板动力源连接,所述微调阀杆的另一端伸入阀腔与微调蝶板连接。
    [0008]
    较佳的,所述阀腔的内壁与蝶板之间形成第一漏阀结构,所述流量调节孔的孔壁与微调蝶板之间形成第二漏阀结构,所述第一漏阀结构为蝶板与阀腔内壁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二漏阀结构为微调蝶板与流量调节孔孔壁之间的间隙。
    [0009]
    较佳的,所述蝶板与阀腔的内壁之间设置蝶板密封结构,所述微调蝶板与流量调节孔之间设置微调蝶板密封结构。
    [0010]
    较佳的,所述微调蝶板密封结构包括流量调节孔的孔壁上凸出形成阀座圈,所述阀座圈具有倾斜面,所述微调蝶板对应阀座圈的倾斜面设置微调蝶板密封面,所述微调蝶板密封面与阀座圈的倾斜面密封相接。
    [0011]
    较佳的,所述蝶板密封结构包括蝶板密封圈,所述蝶板靠近阀腔内壁的一侧具有阶梯部,所述阶梯部具有第一阶梯面和第二阶梯面,所述第一阶梯面上设置密封压圈,所述密封压圈与第二阶梯面之间形成密封槽,所述蝶板密封圈设置在密封槽内,且所述密封压圈将蝶板密封圈压紧在第二阶梯面上,所述蝶板密封圈的一端伸出密封槽抵住阀腔内壁。
    [0012]
    较佳的,所述阀体的一侧开设安装通孔,所述安装通孔内设置阀杆定位套筒,且所
    述定位套筒的一端伸入阀腔内部,所述阀杆定位套筒上开设阀杆定位通道,所述阀杆定位通道贯穿定位套筒设置,所述微调阀杆设置在阀杆定位通道内,且所述微调阀杆的两端由阀杆定位通道的两端的开口伸出与对应的微调蝶板和微调蝶板动力源连接。
    [001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蝶阀的蝶板上增设用于对介质流量进行精确调整的微调蝶板装置,微调蝶板装置的设置能够使蝶阀的蝶板在全关状态下,通过开启微调蝶板装置来进行小范围的介质流通,从而精确的对介质流量进行调节,且本设计中蝶阀通过传动结构控制蝶阀在阀腔的中心转动,从而控制整个阀腔内介质流道的启闭和调节,微调蝶板装置的微调执行器控制微调蝶板在流量调节孔处转动对流量调节孔进行启闭和调节,且蝶板的转动与微调蝶板的转动互不干涉。
    附图说明
    [0014]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16]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17]
    附图3为附图2的横向剖视图;
    [0018]
    附图4为附图3中的a处放大图;
    [0019]
    附图5为微调蝶板全开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0020]
    附图6为微调蝶板和蝶板均在全开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0021]
    附图标记:
    [0022]
    1、阀体,2、阀杆,3、阀腔,4、蝶板,5、微调蝶板装置,6、流量调节孔,7、微调蝶板,8、微调蝶板传动组件,9、微调阀杆,10、微调蝶板动力源,11、蝶板密封结构,12、微调蝶板密封结构,13、阀座圈,14、倾斜面,15、微调蝶板密封面,16、蝶板密封圈,17、阶梯部,18、第一阶梯面,19、第二阶梯面,20、密封压圈,21、安装通孔,22、阀杆定位套,23、阀杆定位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4]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0025]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26]
    如附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蝶板侧装式双板蝶阀,包括阀体1和阀杆2,所述阀体1内形成阀腔3,所述阀腔3内设置蝶板4,所述阀杆2的一端伸入阀腔3与蝶板4连接,所述阀腔3内设置微调蝶板装置5,所述蝶板4的一侧设置对应微调蝶板装置5的流量调节孔6,所述微调蝶板装置5包括微调蝶板7和微调蝶板传动组件8,所述微调蝶板7设置流量调节孔6内,所述微调蝶板传动组件8设置在阀体1上,且所述微调蝶板传动组件8的一端
    伸入阀腔3带动微调蝶板7转动,从而对流量调节孔6进行启闭,所述微调蝶板传动组件8包括微调阀杆9和微调蝶板动力源10,所述微调阀杆9的一端与微调蝶板动力源10连接,所述微调阀杆9的另一端伸入阀腔3与微调蝶板7连接。具体的,本设计通过在蝶阀的蝶板4上增设用于对介质流量进行精确调整的微调蝶板装置5,微调蝶板装置5的设置能够使蝶阀的蝶板4在全关状态下,通过开启微调蝶板装置5来进行小范围的介质流通,从而精确的对介质流量进行调节,达到一阀代替两阀的效果,无需对安装阀门的连通管进行改造,仅需替换原阀门,且本设计中蝶阀通过传动结构控制蝶阀在阀腔3的中心转动,从而控制整个阀腔3内介质流道的启闭和调节,微调蝶板装置5的微调执行器控制微调蝶板7在流量调节孔6处转动对流量调节孔6进行启闭和调节,且蝶板4的转动与微调蝶板7的转动互不干涉,无论蝶板4或者微调蝶板7在哪个位置,两者之间都能进行单独的开启和关闭。
    [0027]
    进一步的,所述微调蝶板传动组件8的一端水平伸入阀腔3,且所述微调蝶板传动组件8垂直于阀杆2设置,所述微调蝶板7设置在微调蝶板传动组件8伸入阀腔3的一端,所述微调蝶板7具有密封端(图未示),所述密封端伸入流量调节孔6对流量调节孔6进行密封,具体的,通过将微调蝶板装置5水平伸入阀腔3,并与阀杆2垂直设置,能够保证微调蝶板装置5处于蝶板4或介质通道中心位置的一侧,并且流量调节孔6的位置是对应微调蝶板装置5设置的,这样使得介质在需要通过流量调节孔6流通的时候,介质不会因为流量调节孔6的位置过高或者过低造成介质在经过流量调节孔6后还需要一个下沉或者上升的过程,从而延长介质通过时间;所述微调蝶板7以及与微调蝶板7连接的微调蝶板传动组件8设置在于蝶板7转动方向相反的一侧,具体的,通过将微调蝶板装置5伸入阀腔6的部分设置在于蝶板7转动方向相反的一侧,即当蝶板7顺时针转动对介质通道进行开启的时候,此时,微调蝶板装置5伸入阀腔3的一端设置在蝶板4靠近阀杆的一侧端面位置处,这样设置能够使得蝶板4在开启和关闭的过程中,不会对微调蝶板装置5进行接触干涉,从而避免蝶板4在干涉下对微调蝶板装置5造成冲击而损坏微调蝶板装置5。
    [0028]
    在一实施例中,为了防止在阀门全关时,低压缸产生鼓风发热,所述阀腔3的内壁与蝶板4之间形成第一漏阀结构,所述流量调节孔6的孔壁与微调蝶板7之间形成第二漏阀结构,所述第一漏阀结构为蝶板4与阀腔3内壁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二漏阀结构为微调蝶板7与流量调节孔6孔壁之间的间隙。具体的,通过设置阀腔3内壁与蝶板4之间的第一漏阀结构和流量调节孔6孔壁与微调蝶板7之间的第二漏阀结构,使得蝶板4与阀腔3内壁之间以及微调蝶板7与流量调节孔6孔壁之间留有满足低压最小冷却流量的间隙,从而避免发生低压缸鼓风发热的现象,并且第一漏阀结构和第二漏阀结构能够在保证冷却蒸汽流量的同时,使蝶板4与阀腔3内壁之间以及微调蝶板7与流量调节孔6孔壁之间无密封力矩,从而减小对应的传动结构和微调蝶板动力源10的输出力矩,便于蝶板4和微调蝶板7的启闭,无卡涩的风险,且安全性高,阀门出故障后(如不能打开阀门),汽轮机中压缸不会憋缸,造成事故。
    [0029]
    在本实施例中,流量调节孔6设置在蝶板4的边缘侧位置,流量调节孔6的一侧具有开口,微调蝶板7由开口进入到流量调节孔6内,且所述微调蝶板7与流量调节孔6之间存在间隙,在本实施例中,蝶板4的形状为圆形,微调蝶板7在远离流量调节孔6的一侧的形状设置为弧形,在微调蝶板7与流量调节孔6处于全关状态下,该弧形结构与圆形的蝶板4相契合,能够避免由于形状的不同,造成的蝶阀全关状态下,介质流量在对应的间隙通过时候的流量大小不符合规定。
    [0030]
    在另一实施例中,为了保证蝶阀的密封,蝶阀中的漏阀结构均改为对应的密封结构,所述蝶板4与阀腔3的内壁之间设置蝶板密封结构11,所述微调蝶板7与流量调节孔6之间设置微调蝶板密封结构12。在本实施例中,微调蝶板7与采用的是三偏心金属硬密封结构,所述微调蝶板密封结构12包括流量调节孔6的孔壁上凸出形成阀座圈13,所述阀座圈13具有倾斜面14,所述微调蝶板7对应阀座圈13的倾斜面14设置微调蝶板密封面15,所述微调蝶板密封面15与阀座圈13的倾斜面14密封相接。
    [0031]
    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蝶板密封结构11包括蝶板密封圈16,所述蝶板4靠近阀腔3内壁的一侧具有阶梯部17,所述阶梯部17具有第一阶梯面18和第二阶梯面19,所述第一阶梯面18上设置密封压圈20,所述密封压圈20与第二阶梯面19之间形成密封槽,所述蝶板密封圈16设置在密封槽内,且所述密封压圈20将蝶板密封圈16压紧在第二阶梯面19上,所述蝶板密封圈16的一端伸出密封槽抵住阀腔3内壁。
    [0032]
    所述阀体1的一侧开设安装通孔21,所述安装通孔21内设置阀杆定位套22,且所述定位套的一端伸入阀腔3内部,所述阀杆定位套22上开设阀杆定位通道23,所述阀杆定位通道23贯穿定位套设置,所述微调阀杆9设置在阀杆定位通道23内,且所述微调阀杆9的两端由阀杆定位通道23的两端的开口伸出与对应的微调蝶板7和微调蝶板动力源10连接。具体的,为了保证在安装微调蝶板装置5的时候,微调阀杆9能够在阀体1的安装通孔21内不发生摆动现象,通过加设阀杆定位套22,阀杆定位套22固定在安装通孔21内后,阀杆定位套22的外壁与安装通孔21的孔壁贴合,且阀杆定位套22远离阀腔3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在阀体1上,避免阀杆定位套22的脱出,微调阀杆9在伸入阀杆定位套22的阀杆定位通道23后,能够避免微调阀杆9直接与安装通孔21的孔壁进行接触摩擦,从而减少微调阀杆9的的磨损。
    [0033]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小蝶板侧装式双板蝶阀,包括阀体和阀杆,所述阀体内形成阀腔,所述阀腔内设置蝶板,所述阀杆的一端伸入阀腔与蝶板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腔内设置微调蝶板装置,所述蝶板的一侧设置对应微调蝶板装置的流量调节孔,所述微调蝶板装置包括微调蝶板和微调蝶板传动组件,所述微调蝶板传动组件的一端水平伸入阀腔,且所述微调蝶板传动组件垂直于阀杆设置,所述微调蝶板设置在微调蝶板传动组件伸入阀腔的一端,所述微调蝶板具有密封端,所述密封端伸入流量调节孔对流量调节孔进行密封,且所述微调蝶板传动组件能够带动微调蝶板在阀腔内转动,并对流量调节孔进行启闭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蝶板侧装式双板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调蝶板以及与微调蝶板连接的微调蝶板传动组件设置在与蝶板转动方向相反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蝶板侧装式双板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调蝶板传动组件包括微调阀杆和微调蝶板动力源,所述微调阀杆的一端与微调蝶板动力源连接,所述微调阀杆的另一端伸入阀腔与微调蝶板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蝶板侧装式双板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腔的内壁与蝶板之间形成第一漏阀结构,所述流量调节孔的孔壁与微调蝶板之间形成第二漏阀结构,所述第一漏阀结构为蝶板与阀腔内壁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二漏阀结构为微调蝶板与流量调节孔孔壁之间的间隙。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蝶板侧装式双板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蝶板与阀腔的内壁之间设置蝶板密封结构,所述微调蝶板与流量调节孔之间设置微调蝶板密封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蝶板侧装式双板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调蝶板密封结构包括流量调节孔的孔壁上凸出形成阀座圈,所述阀座圈具有倾斜面,所述微调蝶板对应阀座圈的倾斜面设置微调蝶板密封面,所述微调蝶板密封面与阀座圈的倾斜面密封相接。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蝶板侧装式双板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蝶板密封结构包括蝶板密封圈,所述蝶板靠近阀腔内壁的一侧具有阶梯部,所述阶梯部具有第一阶梯面和第二阶梯面,所述第一阶梯面上设置密封压圈,所述密封压圈与第二阶梯面之间形成密封槽,所述蝶板密封圈设置在密封槽内,且所述密封压圈将蝶板密封圈压紧在第二阶梯面上,所述蝶板密封圈的一端伸出密封槽抵住阀腔内壁。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蝶板侧装式双板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的一侧开设安装通孔,所述安装通孔内设置阀杆定位套筒,且所述定位套筒的一端伸入阀腔内部,所述阀杆定位套筒上开设阀杆定位通道,所述阀杆定位通道贯穿定位套筒设置,所述微调阀杆设置在阀杆定位通道内,且所述微调阀杆的两端由阀杆定位通道的两端的开口伸出与对应的微调蝶板和微调蝶板动力源连接。

    技术总结
    一种小蝶板侧装式双板蝶阀,通过在蝶阀的蝶板上增设用于对介质流量进行精确调整的微调蝶板装置,微调蝶板装置的设置能够使蝶阀的蝶板在全关状态下,通过开启微调蝶板装置来进行小范围的介质流通,从而精确的对介质流量进行调节,且本设计中蝶阀通过传动结构控制蝶阀在阀腔的中心转动,从而控制整个阀腔内介质流道的启闭和调节,微调蝶板装置的微调执行器控制微调蝶板在流量调节孔处转动对流量调节孔进行启闭和调节,且蝶板的转动与微调蝶板的转动互不干涉。动互不干涉。动互不干涉。


    技术研发人员:黄子龙 吴海建 刘永胜 陈永 王晓峰 张志敏 冯万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南阀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3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972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