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膜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膜结构的支撑部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2.膜结构工程,指的是以膜结构为原材料制作的建筑工程,膜结构工程有许多优点,比如抗度紫外线、耐腐蚀、柔韧性好、材质轻、造型艺术、环保节能、力学性能好、防知火抗震、自洁能力强、安装拆卸方便等。
3.目前,在对膜结构进行安装时,会对膜结构进行充气,使膜结构进行自然成型,但是膜结构的边角等位置的形状可能达不到工作人员需要的旋转,需要使用的支撑装置对其进行支撑,目前的支撑装置不能够根据膜结构不同的倾斜角度方便的连接在一起,从而不方便对其进行支撑,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膜结构的支撑部连接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膜结构的支撑部连接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膜结构的支撑部连接装置,包括固定架上的螺杆,所述螺杆的外表面设有连接圆球,所述连接圆球的顶端和底端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壁与螺杆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圆球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通过铰链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螺杆的顶端螺纹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底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球。
7.进一步的,所述滑槽内壁的顶端和底端均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滑块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滑动连接于活动槽的内部。
8.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块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活动槽内壁固定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槽内壁的顶端和底端均开设有第一开孔,所述连接块的顶端开设有第二开孔,所述连接块与连接槽相适配。
10.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块和支撑球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11.进一步的,所述螺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一端与连接圆球相贴合。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3.1、通过螺杆和连接块,配合固定板和支撑球,使得能方便的对膜结构进行支撑和固定,从而方便膜结构的形状达到工作人员需要的形状,通过连接圆球、滑槽和滑块,配合连接板、连接槽和连接块,使得能方便的根据其他连接圆球的高度进行调节,然后进行连接,从而方便形成整体,方便对膜结构进行支撑和固定。
14.2、通过活动块和活动槽,配合复位弹簧,使得能连接板进行减震和滑槽,在有物品撞击时,能对撞击的力度进行缓冲和减震,防止损坏,通过连接板和连接块,配合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使得能方便的使用螺栓将两个连接板进行连接和固定。
15.3、通过螺杆,配合限位块,使得能将连接圆球进行固定和限位,防止连接圆球自动的进行移动,导致不方便进行连接。
附图说明
16.图1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膜结构的支撑部连接装置的整体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图1中b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实施例2提出的一种膜结构的支撑部连接装置的整体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螺杆、2-连接圆球、201-螺纹孔、3-滑槽、301-滑块4-活动槽、5-活动块、501-复位弹簧、6-连接板、7-连接槽、701-第一开孔、8-连接块、801-第二开孔、9-支撑块、10-固定板、11-支撑球、12-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22.实施例1
23.参照图1-3,一种膜结构的支撑部连接装置,包括固定架上的螺杆1,所述螺杆1的外表面设有连接圆球2,所述连接圆球2的顶端和底端均开设有螺纹孔201,所述螺纹孔201的内壁与螺杆1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圆球2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3,所述滑槽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301,所述滑块301的一侧通过铰链连接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的一侧开设有连接槽7,所述连接板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8,所述螺杆1的顶端螺纹连接有支撑块9,所述支撑块9底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球11。
24.所述滑槽3内壁的顶端和底端均开设有活动槽4,所述滑块301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活动块5,所述活动块5滑动连接于活动槽4的内部,该结构设置,使得滑块301能够稳定的上下移动,从而方便对螺杆1进行连接。
25.所述活动块5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501,所述复位弹簧501的一端与活动槽4内壁固定连接,该结构设置,使得在受到撞击时,能够将撞击的力度进行减轻和缓冲。
26.所述连接槽7内壁的顶端和底端均开设有第一开孔701,所述连接块8的顶端开设有第二开孔801,所述连接块8与连接槽7相适配,该结构设置,使得能够方便的使用螺栓将其进行固定和连接。
27.所述支撑块9和支撑球11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该结构设置,使得能方便的对膜结构进行支撑,防止发生磨损。
28.工作原理:首先,工作人员将某一个螺杆1安装在固定架上,然后抓住连接圆球2进
行旋转,从而使得连接圆球2在螺杆1上进行旋转,使其上下移动,在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后,将连接板6上的连接块8插入到连接槽7的内部,在插入后,使用螺栓,将螺栓拧入到第一开孔701和第二开孔801的内部,从而方便将多个螺杆1连接在一起,方便对膜结构进行支撑。
29.然后将支撑块9拧入到螺杆1上,方便支撑块9和支撑球11对膜结构进行支撑,在受到撞击时,连接板6带动滑块301在滑槽3的内部进行滑动,从而使得活动块5进行移动,使得复位弹簧501被压缩,从而方便对撞击进行减震和缓冲,方便对膜结构进行支撑。
30.实施例2
31.参照图4,一种膜结构的支撑部连接装置,本实施例相较于实施例1,为了增加装置的实用性,所述螺杆1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限位块12,所述限位块12的一端与连接圆球2相贴合,该结构设置,使得能对连接圆球2进行固和限位。
32.工作原理:首先,工作人员将某一个螺杆1安装在固定架上,然后抓住连接圆球2进行旋转,从而使得连接圆球2在螺杆1上进行旋转,使其上下移动,在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后,抓住限位块12进行拧动,使得限位块12与连接圆球2相贴合,对连接圆球2进行固定,将连接板6上的连接块8插入到连接槽7的内部,在插入后,使用螺栓,将螺栓拧入到第一开孔701和第二开孔801的内部,从而方便将多个螺杆1连接在一起,方便对膜结构进行支撑。
33.然后将支撑块9拧入到螺杆1上,方便支撑块9和支撑球11对膜结构进行支撑,在受到撞击时,连接板6带动滑块301在滑槽3的内部进行滑动,从而使得活动块5进行移动,使得复位弹簧501被压缩,从而方便对撞击进行减震和缓冲,方便对膜结构进行支撑。
3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膜结构的支撑部连接装置,包括固定架上的螺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1)的外表面设有连接圆球(2),所述连接圆球(2)的顶端和底端均开设有螺纹孔(201),所述螺纹孔(201)的内壁与螺杆(1)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圆球(2)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3),所述滑槽(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301),所述滑块(301)的一侧通过铰链连接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的一侧开设有连接槽(7),所述连接板(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8),所述螺杆(1)的顶端螺纹连接有支撑块(9),所述支撑块(9)底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球(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结构的支撑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3)内壁的顶端和底端均开设有活动槽(4),所述滑块(301)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活动块(5),所述活动块(5)滑动连接于活动槽(4)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膜结构的支撑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块(5)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501),所述复位弹簧(501)的一端与活动槽(4)内壁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结构的支撑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7)内壁的顶端和底端均开设有第一开孔(701),所述连接块(8)的顶端开设有第二开孔(801),所述连接块(8)与连接槽(7)相适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结构的支撑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9)和支撑球(11)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结构的支撑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1)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限位块(12),所述限位块(12)的一端与连接圆球(2)相贴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膜结构的支撑部连接装置,包括固定架上的螺杆,所述螺杆的外表面设有连接圆球,所述连接圆球的顶端和底端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壁与螺杆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圆球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通过铰链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螺杆的顶端螺纹连接有支撑块,支撑块底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球;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圆球、滑槽和滑块,配合连接板、连接槽和连接块,使得能方便的根据其他连接圆球的高度进行调节,然后进行连接,从而方便形成整体,方便对膜结构进行支撑和固定。和固定。和固定。
技术研发人员:张长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川东膜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4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9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