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成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面条挤压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2.面条是一种用谷物或豆类的面粉加水磨成面团之后,使用压、擀制或抻成片的方法再切或压,或者使用搓、拉、捏等手段,制成条状。由于自己制作面工序繁琐,人们一般在商场购买已经制作包装好的面条,这样的面条不够新鲜,口感也达不到,但经过煮沸的面条最为洁净,可以极大地减少肠胃疾病的发生,因此面条成为中国最常见的食品之一。
3.目前,人们在制作面条的挤压成型的过程中,通常将准备好的面团,使用压、擀制或抻成片的方法再切或压,或者使用搓、拉、捏等手段,制成条状,由于人工手动对面团进行面条成条制作,无法控制面条的粗细均匀,使得面条口感不佳,且人工手动对面条进行揉捏不够卫生且速度较慢。因此现在研发一种能够实现自动搅拌制作和速度快的面条挤压成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人工手动对面团进行面条成条制作,面条的粗细均匀,不够卫生且速度较慢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自动搅拌制作和速度快的面条挤压成型装置。
5.技术方案为:一种面条挤压成型装置,包括有支架、支撑台、转杆、第一外壳、挤压块、第二外壳、搅拌机构和挤压机构,支架顶部设有支撑台,支撑台一侧中间螺纹式连接有转杆,支撑台顶部设有第一外壳,转杆一侧转动式连接有挤压块,第一外壳和挤压块滑动式连接,支撑台顶部一侧设有第二外壳,第二外壳和第一外壳连接,支撑台和第二外壳之间连接有搅拌机构,支撑台、搅拌机构和第二外壳之间连接有挤压机构。
6.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搅拌机构包括有电机座、伺服电机、第一皮带轮组和搅拌轮,支撑台底部一侧设有电机座,电机座上设有伺服电机,第二外壳上部转动式连接有搅拌轮,搅拌轮一侧和伺服电机输出轴一侧之间设有第一皮带轮组。
7.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挤压机构包括有第一轴座、第一转轴、第二皮带轮组、第一齿轮组和转轮,支撑台底部一侧设有第一轴座,第一轴座上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一侧和伺服电机输出轴连接,第二外壳两侧均转动式连接有转轮,转轮一侧之间设有第一齿轮组,一侧的转轮一侧和第一转轴一侧之间设有第二皮带轮组。
8.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第二齿轮组、第二转轴、第二轴座、第三皮带轮组、第三轴座和刮取条,支架右后侧上部设有第二轴座,第二轴座上转动式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一侧和伺服电机输出轴后端之间设有第二齿轮组,支撑台上部一侧设有第三轴座,第三轴座上转动式连接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和第二转轴一侧之间设有第三皮带轮组,第三转轴右端设有刮取条,刮取条和第一外壳一侧接触配合。
9.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挡板、限位块、顶块和弹簧,第二外壳中间上
部滑动式连接有挡板,挡板顶部设有限位块,限位块两侧均滑动式连接有顶块,顶块一侧和限位块之间均设有弹簧。
10.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转杆上开有螺纹槽。
11.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搅拌机构和挤压机构之间的配合,可以实现将面团进行搅拌成条状,随后通过转轮对条状的面团进行挤压成扁平状的面条,同时能够便于取出面条。
12.2、通过刮取条不断转动即可对面条进行间隔切断,通过移动挡板即可控制面团是否流进第一外壳内。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搅拌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挤压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其中:1-支架,2-支撑台,3-转杆,4-第一外壳,5-挤压块,6-第二外壳,7-搅拌机构,701-电机座,702-伺服电机,703-第一皮带轮组,704-搅拌轮,8-挤压机构,801-第一轴座,802-第一转轴,803-第二皮带轮组,804-第一齿轮组,805-转轮,9-第二齿轮组,10-第二转轴,11-第二轴座,12-第三皮带轮组,13-第三轴座,14-刮取条,15-挡板,16-限位块,17-顶块,18-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如: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0.实施例1
21.一种面条挤压成型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有支架1、支撑台2、转杆3、第一外壳4、挤压块5、第二外壳6、搅拌机构7和挤压机构8,支架1顶部设有支撑台2,支撑台2左侧中间螺纹式连接有转杆3,支撑台2顶部设有第一外壳4,转杆3右侧转动式连接有挤压块5,第一外壳4和挤压块5滑动式连接,支撑台2顶部左侧设有第二外壳6,第二外壳6和第一外壳4连接,支撑台2和第二外壳6之间连接有搅拌机构7,支撑台2、搅拌机构7和第二外壳6之间连接有挤压机构8。
22.搅拌机构7包括有电机座701、伺服电机702、第一皮带轮组703和搅拌轮704,支撑台2底部左后侧设有电机座701,电机座701上设有伺服电机702,第二外壳6上部转动式连接有搅拌轮704,搅拌轮704后侧和伺服电机702输出轴后侧之间设有第一皮带轮组703。
23.挤压机构8包括有第一轴座801、第一转轴802、第二皮带轮组803、第一齿轮组804和转轮805,支撑台2底部左前侧设有第一轴座801,第一轴座801上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转轴
802,第一转轴802后侧和伺服电机702输出轴连接,第二外壳6下部左右两侧均转动式连接有转轮805,转轮805前侧之间设有第一齿轮组804,左侧的转轮805前侧和第一转轴802前侧之间设有第二皮带轮组803。
24.当人们需要将面条挤压成型时,可以将面团倒进第二外壳6内,然后启动伺服电机702,伺服电机702输出轴转动带动第一皮带轮组703转动,第一皮带轮组703转动带动搅拌轮704进行转动,搅拌轮704进行转动对面团进行搅拌成条状,伺服电机702输出轴转动带动第一转轴802和第二皮带轮组803转动,第二皮带轮组803转动带动第一齿轮组804和转轮805转动,转轮805转动对搅拌后侧面团进行挤压,使得条状的面团被变成扁平状的面条,最后使得面条掉落到第一外壳4内,人们需要取出时,即可转动转杆3带动挤压块5向右移动,面条通过第一外壳4右壁均匀开有的孔挤压出来,人们即可对面条进行收集,随后将转杆3反转带动挤压块5向左移动复位,不使用时关闭伺服电机702即可。
25.实施例2
26.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4-5所示,还包括有第二齿轮组9、第二转轴10、第二轴座11、第三皮带轮组12、第三轴座13和刮取条14,支架1右后侧上部设有第二轴座11,第二轴座11上转动式连接有第二转轴10,第二转轴10左侧和伺服电机702输出轴后端之间设有第二齿轮组9,支撑台2上部右后侧设有第三轴座13,第三轴座13上转动式连接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和第二转轴10右侧之间设有第三皮带轮组12,第三转轴右端设有刮取条14,刮取条14和第一外壳4右侧接触配合。
27.伺服电机702输出轴转动带动第二齿轮组9转动,第二齿轮组9转动带动第二转轴10间隔转动,第二转轴10间隔转动带动第三皮带轮组12、第三轴座13和刮取条14间隔转动,使得刮取条14将面条进行间隔切断,人们即可将面条进行收集。
28.还包括有挡板15、限位块16、顶块17和弹簧18,第二外壳6中间上部滑动式连接有挡板15,挡板15顶部设有限位块16,限位块16左部前后两侧均滑动式连接有顶块17,顶块17右侧和限位块16之间均设有弹簧18。
29.当需要将被挤压后的面团流到第一外壳4内时,可以将挡板15向上移动带动限位块16、顶块17和弹簧18向上移动,初始弹簧18为压缩状态,当顶块17和第二外壳6分离时,在弹簧18的作用下,带动顶块17向左移动复位卡在第二外壳6上侧,这样即可对挡板15进行支撑,此时挡板15打开第二外壳6,面团即可流到第一外壳4内时,不需要流到第一外壳4内时,将挡板15向下移动,使得顶块17向右移动,弹簧18被压缩,使得挡板15向下移动对面团进行阻挡。
3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面条挤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支架(1)、支撑台(2)、转杆(3)、第一外壳(4)、挤压块(5)、第二外壳(6)、搅拌机构(7)和挤压机构(8),支架(1)顶部设有支撑台(2),支撑台(2)一侧中间螺纹式连接有转杆(3),支撑台(2)顶部设有第一外壳(4),转杆(3)一侧转动式连接有挤压块(5),第一外壳(4)和挤压块(5)滑动式连接,支撑台(2)顶部一侧设有第二外壳(6),第二外壳(6)和第一外壳(4)连接,支撑台(2)和第二外壳(6)之间连接有搅拌机构(7),支撑台(2)、搅拌机构(7)和第二外壳(6)之间连接有挤压机构(8)。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条挤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搅拌机构(7)包括有电机座(701)、伺服电机(702)、第一皮带轮组(703)和搅拌轮(704),支撑台(2)底部一侧设有电机座(701),电机座(701)上设有伺服电机(702),第二外壳(6)上部转动式连接有搅拌轮(704),搅拌轮(704)一侧和伺服电机(702)输出轴一侧之间设有第一皮带轮组(703)。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面条挤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挤压机构(8)包括有第一轴座(801)、第一转轴(802)、第二皮带轮组(803)、第一齿轮组(804)和转轮(805),支撑台(2)底部一侧设有第一轴座(801),第一轴座(801)上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转轴(802),第一转轴(802)一侧和伺服电机(702)输出轴连接,第二外壳(6)两侧均转动式连接有转轮(805),转轮(805)一侧之间设有第一齿轮组(804),一侧的转轮(805)一侧和第一转轴(802)一侧之间设有第二皮带轮组(803)。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面条挤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二齿轮组(9)、第二转轴(10)、第二轴座(11)、第三皮带轮组(12)、第三轴座(13)和刮取条(14),支架(1)右后侧上部设有第二轴座(11),第二轴座(11)上转动式连接有第二转轴(10),第二转轴(10)一侧和伺服电机(702)输出轴后端之间设有第二齿轮组(9),支撑台(2)上部一侧设有第三轴座(13),第三轴座(13)上转动式连接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和第二转轴(10)一侧之间设有第三皮带轮组(12),第三转轴右端设有刮取条(14),刮取条(14)和第一外壳(4)一侧接触配合。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面条挤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挡板(15)、限位块(16)、顶块(17)和弹簧(18),第二外壳(6)中间上部滑动式连接有挡板(15),挡板(15)顶部设有限位块(16),限位块(16)两侧均滑动式连接有顶块(17),顶块(17)一侧和限位块(16)之间均设有弹簧(18)。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条挤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转杆(3)上开有螺纹槽。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成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面条挤压成型装置。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自动搅拌制作和速度快的面条挤压成型装置。技术方案为:一种面条挤压成型装置,包括有支架、支撑台、转杆、第一外壳、挤压块和第二外壳,支架顶部设有支撑台,支撑台一侧中间螺纹式连接有转杆,支撑台顶部设有第一外壳,转杆一侧转动式连接有挤压块,第一外壳和挤压块滑动式连接,支撑台顶部一侧设有第二外壳。通过搅拌机构和挤压机构之间的配合,可以实现将面团进行搅拌成条状,随后通过转轮对条状的面团进行挤压成扁平状的面条,同时能够便于取出面条。便于取出面条。便于取出面条。
技术研发人员:许翠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彭良春
技术研发日:2021.09.18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9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