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升降稳定的缓冲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08-20  96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升降稳定的缓冲设备。


    背景技术:

    2.电梯是一种以电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曳引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输出与传递动钳、夹绳器、缓冲装置、安全触板、层门门锁、电梯安全窗、电梯超载限制装置、限位开关装置等组成的安全保护系统。
    3.现有技术中,一种电梯缓冲装置(申请号:cn201610289079.3),包括轿厢、拉簧缓冲机构、上端压簧缓冲机构、下端压簧缓冲机构、上缓冲垫机构、下缓冲垫机构,所述轿厢包括内厢和外厢,拽引绳和外厢的上盖板连接,上板a、下板b分别和内厢的上端和下端固定连接,内厢套装在外厢里面,两者之间装有导向滑道,当惯性大于一定值时,内厢能沿着导向滑道竖直移动,拉簧缓冲机构包括安装在内厢的侧壁b和外厢的侧壁a之间的多个拉簧、固定杆,在上述位置对称布置,固定杆分别固定在侧壁b的外侧和侧壁a的里侧,拉簧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在固定杆上。
    4.上述拉簧缓冲机构的主要作用是为了在电梯失控时,降低轿厢下坠速度或减小动能,保护乘坐的人员或货物不受伤害或减轻伤害。上述拉簧缓冲机构的结构过于简单,功能过于单一。
    5.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具有升降稳定的缓冲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6.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升降稳定的缓冲设备。
    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8.一种具有升降稳定的缓冲设备,包括轿厢,所述轿厢包括外厢和位于外厢内部的内厢,所述内厢的内厢侧壁和外厢的外厢侧壁之间设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竖板、横板、升降板、导柱和拉簧,所述竖板固定连接于外厢侧壁上,所述竖板的顶端和底端均设有一个横板,两个所述横板之间通过导柱固定连接,所述导柱上活动套接有升降板,两个所述横板均通过拉簧与升降板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板朝向竖板的侧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滑动连接于竖板竖直侧面上的滚轮,所述升降板远离竖板的侧面固定连接于内厢侧壁。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竖板与其两端的横板组成匚形结构,所述竖板与其两端的横板一体加工成型。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升降板开设有用于供导柱穿过的贯穿孔,所述导柱与贯穿孔间隙配合。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升降板上的贯穿孔的数量不少于两个,所述导柱的数量与贯穿孔的数量一致。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轴与滚轮一体加工成型,所述转轴
    的轴线与滚轮的轴线重合。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横板远离升降板的侧面通过支撑板与外厢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朝向横板的侧面通过加强板与外厢侧壁固定连接。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设置有缓冲组件,通过导柱引导升降板,使得升降板只能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从而使得内厢只能在电梯的导向系统所设定的竖直方向上移动,进一步规范了内厢的移动方向,由于转轴与升降板转动连接,且转轴上的滚轮滑动连接于竖板,从而使得升降板在竖直移动时更加平稳,进而使得内厢在竖直移动时更加稳定,综上所述,达到了增加缓冲组件的功能的目的;在轿厢快速下坠时,内厢能竖直移动,从而使得内厢侧壁带动升降板竖直移动,通过拉簧能降低升降板的速度,从而降低内厢的速度,同时减小内厢的动能,即完成对内厢的缓冲。
    16.2.通过支撑板对横板进行加强支撑,通过加强板将支撑板与外厢侧壁固定连接,从而通过加强板加强支撑板的稳定性,进而加强了横板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缓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缓冲组件安装在外厢和内厢之间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升降板去除导柱和拉簧后另一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竖板;2、横板;3、升降板;4、导柱;5、拉簧;6、支撑板;7、加强板;9、内厢;10、外厢;11、内厢侧壁;12、外厢侧壁;13、贯穿孔;14、安装槽;15、转轴;16、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3.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升降稳定的缓冲设备,包括轿厢,轿厢包括外厢10和位于外厢10内部的内厢9,内厢9的内厢侧壁11和外厢10的外厢侧壁12之间设有缓冲组件,缓冲组件包括竖板1、横板2、升降板3、导柱4和拉簧5,竖板1固定连接于外厢侧壁12上,竖板1的顶端和底端均设有一个横板2,两个横板2之间通过导柱4固定连接,导柱4上活动套接有升降板3,两个横板2均通过拉簧5与升降板3固定连接,升降板3朝向竖板1的侧面开设有安装槽14,安装槽1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15,转轴15上设有滑动连接于竖板1竖直侧面上的滚轮16,升降板3远离竖板1的侧面固定连接于内厢侧壁11。
    24.其中,竖板1与其两端的横板2组成匚形结构,竖板1与其两端的横板2一体加工成型,从而使得竖板1与其两端的横板2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且方便同时对竖板1与其两端的横板2进行安装。
    25.其中,升降板3开设有用于供导柱4穿过的贯穿孔13,导柱4与贯穿孔13间隙配合,从而使得升降板3能够沿着导柱4的轴线方向进行升降。
    26.其中,升降板3上的贯穿孔13的数量不少于两个,导柱4的数量与贯穿孔13的数量
    一致。通过多个导柱4引导升降板3进行升降,效果更佳。
    27.其中,转轴15与滚轮16一体加工成型,转轴15的轴线与滚轮16的轴线重合,从而使得滚轮16对竖板1竖直侧面上的压力始终一致。
    28.其中,横板2远离升降板3的侧面通过支撑板6与外厢侧壁12固定连接,支撑板6朝向横板2的侧面通过加强板7与外厢侧壁12固定连接。通过支撑板6对横板2进行加强支撑,通过加强板7将支撑板6与外厢侧壁12固定连接,从而通过加强板7加强支撑板6的稳定性,进而加强了横板2的稳定性。
    29.工作原理:通过导柱4引导升降板3,使得升降板3只能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从而使得内厢9只能在电梯的导向系统所设定的竖直方向上移动,进一步规范了内厢9的移动方向,由于转轴15与升降板3转动连接,且转轴15上的滚轮16滑动连接于竖板1,从而使得升降板3在竖直移动时更加平稳,进而使得内厢9在竖直移动时更加稳定,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中的缓冲组件增加了规范内厢9的移动方向和使得内厢9在竖直移动时更加稳定的功能;在轿厢快速下坠时,内厢9能竖直移动,从而使得内厢侧壁11带动升降板3竖直移动,通过拉簧5能降低升降板3的速度,从而降低内厢9的速度,同时减小内厢9的动能,即完成对内厢9的缓冲。
    3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升降稳定的缓冲设备,包括轿厢,所述轿厢包括外厢(10)和位于外厢(10)内部的内厢(9),所述内厢(9)的内厢侧壁(11)和外厢(10)的外厢侧壁(12)之间设有缓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竖板(1)、横板(2)、升降板(3)、导柱(4)和拉簧(5),所述竖板(1)固定连接于外厢侧壁(12)上,所述竖板(1)的顶端和底端均设有一个横板(2),两个所述横板(2)之间通过导柱(4)固定连接,所述导柱(4)上活动套接有升降板(3),两个所述横板(2)均通过拉簧(5)与升降板(3)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板(3)朝向竖板(1)的侧面开设有安装槽(14),所述安装槽(1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15),所述转轴(15)上设有滑动连接于竖板(1)竖直侧面上的滚轮(16),所述升降板(3)远离竖板(1)的侧面固定连接于内厢侧壁(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升降稳定的缓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板(1)与其两端的横板(2)组成匚形结构,所述竖板(1)与其两端的横板(2)一体加工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升降稳定的缓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3)开设有用于供导柱(4)穿过的贯穿孔(13),所述导柱(4)与贯穿孔(13)间隙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升降稳定的缓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3)上的贯穿孔(13)的数量不少于两个,所述导柱(4)的数量与贯穿孔(13)的数量一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升降稳定的缓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5)与滚轮(16)一体加工成型,所述转轴(15)的轴线与滚轮(16)的轴线重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升降稳定的缓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2)远离升降板(3)的侧面通过支撑板(6)与外厢侧壁(1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6)朝向横板(2)的侧面通过加强板(7)与外厢侧壁(12)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升降稳定的缓冲设备,包括轿厢,所述轿厢包括外厢和位于外厢内部的内厢,所述内厢的内厢侧壁和外厢的外厢侧壁之间设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竖板、横板、升降板、导柱和拉簧,所述竖板固定连接于外厢侧壁上,所述竖板的顶端和底端均设有一个横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导柱引导升降板,使得升降板只能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从而使得内厢只能在电梯的导向系统所设定的竖直方向上移动,进一步规范了内厢的移动方向,由于转轴与升降板转动连接,且转轴上的滚轮滑动连接于竖板,从而使得升降板在竖直移动时更加平稳,进而使得内厢在竖直移动时更加稳定,达到了增加缓冲组件的功能的目的。缓冲组件的功能的目的。缓冲组件的功能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陈洪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盐城羿航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4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9985.html

    最新回复(0)